天工憒憒春無力,桃李顰心少顏色。
夢中矯首望三山,我是東南未歸客。
豈壑交遊人姓支,相思江月半成規。
遙知草木代說法,豈是畫餅隨隨兒嬉。
此身份不過朝市,何日相從拂衣袂。
豈容陶令載白蓮,會作鄭虔書落柿。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聖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雲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欲表南詢五十三,法筵清眾仍相若。
繞塔幢幡四色分,開經鐘鼓三通作。
梵唄同宣出妙音,見聞隨喜生歡樂。
始知無礙法門中,處處圓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無生,能使群迷趨正覺。
一體均沾法乳恩,情與無情學無學。
野禽並作迦陵鳴,霜風亦共天花落。
塔頂金光覺倍明,塔心寶相如新琢。
鈴索時時雜《濩》、《韶》,簷廊夜夜棲鸞鶴。
八面玲瓏透碧霄,九層宛轉流丹雘。
卷石三山鍾阜低,彈丸千里輿圖縮。
門門皆得見如來,儼然彌勒開樓閣。
金剛密跡驅雷霆,寶杵靈威失干莫。
慧燈無盡破重昏,甘露洪施濟枯濁。
亦如多寶現全身,為聽蓮華從地躍。
由來此塔非尋常,七寶龕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猶間發,況今大法重敷揚。
啐啄因緣相輳泊,七十二門同放光。
光中出生無量塔,一一懸燈散妙香。
香光莊嚴亦何限,遍湧金蓮坐寶王。
十方菩薩如鱗次,八部天龍若雁行。
化佛光明復如是,法爾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極微妙,梵網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間稀,見者何人不欣樂。
或齊合掌向虛空,或舉高聲稱佛號。
或投五體拜泥塗,或散千花熏塔廟。
或去忙呼眷屬來,或頻指點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樓,或轉悲傷或喜笑。
或感禪僧出定看,或留歸客停車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鬧。
頓除熱惱得清涼,病在還蘇老還少。
默奪潛消魔外心,無遮重罪鹹輕報。
其誰不願發菩提,種種皆由塔光照。
此時見者誠有緣,莫因不見空哀憐。
即心自性君知不,見與不見皆天淵。
世尊八萬四千塔,與我無縫相勾連。
窮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擊光依然。
諸人於此信得及,同泛華嚴大法船。
敬說此偈再禮塔,八萬四千光現前。
清時無事奏明光,不遣當關報早霜。中禁詞臣尋引領,
左川歸客自迴腸。郎君下筆驚鸚鵡,侍女吹笙弄鳳凰。
空寄大羅天上事,眾仙同日詠霓裳。
待得郎來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
五更又欲向何處,騎馬出門烏夜啼。
戶外重陰黯不開,含羞迎夜復臨台。
瀟湘浪上有煙景,安得好風吹汝來。
石關通越井。
蒲澗邇靈洲。
此地何遼敻。
群英逐遠遊。
高才袁彥伯。
令譽許文休。
悠焉值君子。
復此映芳猷。
崤函多險澀。
星管壯環周。
分歧泣世道。
念別傷邊秋。
斷山時結霧。
平海若無流。
驚鷺一群起。
哀猿數處愁。
是日送歸客。
為情自可求。
終謝能鳴鴈。
還同不系舟。
其如江海泣。
惆悵徒離憂。
東山西山雙袖舞,中有清宮蟠萬矗
雲橫朱閣碧梧寒,風掃石壇蒼檜古。
道人賓實其姓方,來從何許今幾霜?
誅蒿僕蓬殿突兀,玉華紫氣騰真香。
胸奇腹憤無人識,我獨相從似疇昔。
時時苦語見鍼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明朝歸客上歸艎,重到曦真計渺茫。
只有雙魚相問訊,歙江之水通吳江。
海雲四斂,太清樓、極目一天秋色。明月飛來雲霧盡,城郭山川歷歷。良夜悠悠,西風裊裊,銀漢冰輪側。雲霓三弄,廣寒宮殿長笛。偏照紫府瑤台,香籠玉座,翠靄迷南北。天上人間凝望處,應有乘風歸客。露滴金盤,涼生玉宇,滿地新霜白。壺中清賞,畫簷高掛虛碧。
廣陵三月可憐春,青青楊柳蘸湖新。
長條不綰思歸客,散作飛花愁殺人。
浣沙艷艷吳江女,拾取香球連袂舉。
花點輕狂只欲飛,徒欲多情亂心緒。
吳宮隋苑煙裊裊,別有豪華競春早。
飛瓊流雪灑行旌,日莫迷卻長楊道。
江頭一樹白離離,打陣隨風趁落暉。
漫天撲地何時住,困入滄波卻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