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樓出林杪,登覽開病姿。
旁帶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卻臨統軍池。
伊予翰林客,失職方在茲。
兩衙簿領外,盡日吟望時。
晚窗度急雨,夏木交繁枝。
淮南氣候殊,經秋囀黃鸝。
簷前有山果,采掇亦甘滋。
樽中有官醞,傾酌任醇醨。
忘機得真趣,懷古生遠思。
念昔李太尉,落落邦家基。
下筆到西漢,料兵如六奇。
謫官來此郡,鬱鬱時一麾。
嘗作懷嵩樓,記文悲盛衰。
甚得進退理,深明禍福機。
未幾再入用,斯言忽如遺。
君恩匪膠柱,天殃若影隨。
六月萬里行,炎荒竟不歸。
功成又名遂,不退將安之。
姑以人事較,忽憑天命推。
矧予草澤士,被褐復羹藜。
謬因弄文翰,八載侍丹墀。
三入承明廬,古人期並馳。
玉堂百日罷,所累非文詞。
強仕未為老,望郎不為卑。
淮邊永陽郡,人物自熙熙。
費用量所入,豊約從其宜。
一妻本糟糠,不識金翠施。
三男無庶孽,詎愛紈綺貲。
甘貧絕誅求,易退無羈縻。
五十擬歸耕,何必懸車期。
且予望衛公,雲龍與山麋。
唐賢昔際遇,文雅道光輝。
進士取將相,易於俯拾棋。
自從五代來,素風已陵遲。
干戈為政事,茅土輸健兒。
儒冠筮仕者,僅免寒與饑。
至今明聖代,此風猶未移。
自無經濟術,烏用碌碌為。
歸歟復歸歟,無忘北樓詩。
虎丘何為山,鯨波湧而顯。
惟青鎮一隅,峙秀狀無限。
遙峰乃眾陰,四望拱孤巘。
上有梵王家,高壓長洲苑。
遊人接踵來,千里必重趼。
奔走趨層巔,凌競陟雲棧。
下瞰洞庭卑,傍睨靈巖淺。
巍乎屹寶閣,仰之目睛眩。
中有明光書,麗若日星烜。
三朝所秘藏,百靈共幽贊。
茲焉真福庭,瞻者皆色灑。
敻覺塵世非,恍如化城現。
塔頂拂彤霞,山腳環清甽。
北崖宿雪寒,東阜晨曦暖。
陰森巖腹空,詰屈廊腰轉。
秋磬落雲端,宵燈耿天半。
處者病惱蠲,來者鈍根遺。
予膺邦寄時,所歷游屐遍。
不領旌旗行,恐驚禽鹿散。
捫蘿窮邃深,據檻望平遠。
尋幽既歡欣,訪古或興歡。
葬金墳已隳,淬劍池猶漫。
冰霰凋古杉,朱丹浮斷簡。
珍重講石存,譏憑鬼詩誕。
唐賢留風什,遺墨羅粉版。
險語悉冥搜,清景不可逭。
國朝有筆札,崖壁刻稜婉。
刀槊君謨書,龍蛇不疑篆。
二美賁禪扃,千古宗風愈恢闡。
迦陵覺音清,石室驚籌滿。
自惟掛纓歸,心與紛挐斷。
每來尋香剎,常得峨野弁。
久留蓮漏移,相接犀談款。
露井汲雲漿,冰瓷試芳荈。
最憐草樹春,幾愛煙嵐晚。
願借一庵名,於茲修止觀。
林端生色美新晴,樓閣依山若畫屏。
石坐最宜人選勝,劍池潛想地遺靈。
僧窗松竹冬憂茂,寺路煙霞畫亦冥。
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禪扃。
卜葬得假告,南出安上門。
鞭馬六十里,暮投中書村。
村翁館我宿,茅屋欲黃昏。
有客忽投刺,自稱一品孫。
氣貌不凡俗,因為開酒樽。
坐久問家諜,其族大且繁。
池州有清節,濫觴登洪源。
大傅擅鴻筆,入相又出藩。
其家本開封,改號一何尊。
至昱始六代,布衣它丘樊。
跨驢入府縣,驅犢耕郊原。
家廟固已毀,國史空具存。
盛德百世著,功必格乾坤。
高太已不祀,羨絪何可論。
況復起章句,乘時寵便蕃。
子孫雖替陵,尚得守田園。
我愛三代時,法度有深根。
卿大夫稱家,世世奉蘋蘩。
四民有定分,宦路無馳奔。
自從雜伯道,傾奪日喧喧。
脫耒秉金鉞,吮筆乘朱軒。
朝榮又暮辱,容易如掌翻。
古道不可復,頹波益以渾。
何況度木者,倒置輪與轅。
我亦起白屋,兩朝直紫垣。
蔭子有官常,賞延弟與昆。
盡待食人祿,將何報君恩。
農桑國之本,孝義古所敦。
吾族不力穡,終歲飽且溫。
雖非享富貴,亦以蠹黎元。
唐賢尚消歇,我輩奚足言。
呼兒諷此詩,播在篪與塤。
洪希文 《沁園春 壽東泉郡公 漢文帝紀,初為郡守,為》詩詞原文及賞析
農樂豐年,擊壞西東,千倉腐紅。正火劑漫山,丹青炫轉,朱華冒水,雲錦繽紛。鍾秀燕山,分付壺嶠,鬱鬱蔥蔥初度辰。人爭道,卿雲甘露,毓瑞儲精。公餘玉塵綸巾。遠賽過唐賢輩行人。看筆軍掃陣,羊欣給役,詩工綴錦,王翰求鄰。咀嚼群經,搜羅百史,辦下功夫日日新。東泉水,願永沾學海,混混涯津。留京師,左以與之。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紛紛,蕭瑟輪,是謂卿雲。卿音慶,輪音菅。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勝。
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宮相政多暇,行樂躡巖磴。
發蒙漲為溪,幽致茲焉盛。
唐賢大歷後,峭壁刻名姓。
我來一何暮,今秋始乘興。
山勢環有缺,山門壺引柄。
戶挹清泚姿,頗愜幽閒性。
味將春茗宜,光與曉嵐暝。
架竹落僧廚,遠聲入清磬。
何當宿禪室,欹枕終夜聽。
飲多病骨換,照久塵襟迥。
銷盡謫居愁,無心治歸艇。
老坡文中哮闞聲,凜凜常如對英峙。
琅然諷詠興凌雲,瞠若追攀顙流泚。
玉山妙唱久寂寥,可與言計有之子。
裁箋遠餉風露新,坐我千尺黃山底。
初挼玄縠出冰霜,小嚼清香泛窗幾。
已輕魏帝暱蒲桃,肯許唐賢魁綠李。
極知人口無正味,苦談甘酸各務美。
不經真識為品題。此物初筵幾不齒。
青菁有用拔蒿萊,白粲無酬腐糠秕。
士懷環瑋勿自神,邂逅飛沈同一理。
子才超矣會曄然,外澤中真期是以。
味果固已驅煩邪,味道更須淪骨髓。
寮額高懸太守書,方盤炯炯連三珠。
唐賢正筆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
是寮今雖茅草新,元是東鄰寒士居。
士貧更在玉川上,三間破盡四壁無。
我借得這稍營葺,灑掃共費十日餘。
竹窗掛處青山入,水色坐照發與膚。
焚香下簾百念靜,雖未得道道不殊。
假道為名亦道者,竊復慕道名豈虛。
風流閒暇兩轓朱,筆含墨光能卷舒。
醺酣為我小飛動,到紙先有神鬼扶。
我身漂零秋葉孤,短景日就桑榆枯。
願憑大刻消百癘,呼吸瘴霧同醍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