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詩詞原文及賞析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想像金銀台。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閒。感此三歎息,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閒。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台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想像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天公號令今年早,阿香動地連催曉。
今朝才及七日人,卻見長空六花擾。
我獨磚爐坐畫灰,扶杖出門愁屐倒。
細挑生菜羹鼎香,落盡梅花妝額巧。
詩成思發在花前,更原晴多怕晴少。
君不見觀有道幾成康,誰其致此唐文皇。
一時獻納盡豪傑,鄭公臣徵尤激昂。
當年入見適此時,見謂人日宜相當。
有如此人當此日,整頓乾坤才頃刻。
對西山搖落,又匹馬,過并州。恨秋雁年年,長空澹澹,事往情留。白頭。幾回南北,竟何人、談笑得封侯。愁裡狂歌濁酒,夢中錦帶吳鉤。巖城笳鼓動高秋。萬灶擁貔貅。覺全晉山河,風聲習氣,未減風流。風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憶同游。不用聞雞起舞,且須乘月登樓。
溯丹青未了。森然玉立,相迎雲表。勞苦詩人,鄭重鹿門清曉。耆舊猶今好在,算竊比、山靈年少。青蓋照。宜余翠葆,蕭蕭華皎。渺渺。漢水滄波,間流盡人間,幾多悲嘯。□對羊公片石,一尊相吊。喚起長庚小妾,試看坐、金鞍歌笑。飛蚋校淡淡長空孤鳥。
憑高眺遠,見長空,
萬里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
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
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
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濃雲如墨黯江樹,九疑山迷天色暮。
蒼松巖下客維舟,魚龍鼓舞飛煙霧。
但見長空風雨來,勢與雲夢相周回。
三湘淋漓瀉銀竹,七澤洶湧翻春雷。
長江橫絕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濤巨漲頃刻中,虹橋隱隱無人跡。
前溪遙見野人家,槿籬茅屋半欹斜。
高樓誰得江湖趣,坐聽瀟瀟對燭花。
隔浦鐘聲來遠寺,曉色蒼涼喜開霽。
青天萬里白雲收,滿目湘山翠欲流。
目斷長空,手拍危欄,高興酒濃。擬招呼短艇,追陪飛蓋,一餐湘菊,共賦芙蓉。雁字沈秋,鴉林噪晚,幾陣蕭蕭雨更風。空凝佇,不如一鶴,隨意西東。堪嗟樂事難逢。愧元伯、巨卿千里從。望文星聚彩,交輝吳分,天飆吹翅,獨隔崑蓬。野墅荒煙,敗荷衰草,人在可憐憔悴中。還相念,願持觥薄罰,別許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