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雲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台敞舊軒欄。
青石生龍文,凜凜常風寒。
縱目四無際,陡覺天地寬。
直北二江合,水勢中分灘。
灘橫水亦轉,曲折束成灣。
群峰自西來,險絕如函關。
中虛左梵剎,地勝苾芻女。
梵修祝聖壽,額自九重頒。
旁有石一障,高下數畝間。
或列如屏風,或方如仙壇。
或立如駐馬,或走如奔帆。
或側如虎臥,或曲如龍蟠。
或嚴如衛吏,或羅如星官。
或傴如老人,而枯其形顏。
或儼如端士,而正其衣冠。
或堆如雲霞,重疊而聚攢。
或湧如波浪,攣屬而奔湍。
或傾而復舉,如獵而獸跧。
或騰而不下,如射而禽翻。
或先後相續,如朝赴金鑾。
或參差不齊,如兵方結圓。
或平為几案,而可羅杯盤。
或突出皋岸,而能垂釣竿。
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歡。
或聲若磬響,或色若豹斑。
或累而成塔,或砌而成鞍。
或疏而分散,或密而彎環。
或巧而非怪,或鈍而非頑。
雖偶不為配,雖單不為鰥。
雖近不相狎,雖壓不相殘。
有室可居佛,有灶可煉丹。
有洞可休息,有巖可躋攀。
爽氣自有餘,蒸嵐不相干。
乾坤所開避,斷斸非斧劇?/p>
游者可意得,名裝不易殫。
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
今進無王維,睥睨措筆難。
靜想瑤池仙,豈不停翔鸞。
又疑桃源客,步虛潛往還。
我有英賢樂,冥搜思不慳。
題名或賦詩,鳩工妙手刊。
惜哉歲月久,幾至遍圬漫。
山僧不好奇,仁者興嗟歎。
爰有老仙翁,尋幽獨忘餐。
塵土盡去除,林木間自芟。
特道方寸地,舊耕同一觀。
小亭翼其上,游居興不闌。
於此或圍棋,縱橫勢萬般。
於此或煮茗,江心汲澄闌。
於此或燕坐,塵慮一切拌。
誰知得真趣,消此白日閒。
勝概益增重,清爽彌駢闐。
山石雖無情,似有待而言。
又況隱君子,寂寂初無傳。
或隱於仕祿,或晦於巖泉。
知音一提拂,豈與山石肩。
堯舜吾君民,勳業垂萬年。
王貞慶《春日偕蘇一(平)蔣五(忠)沈一(愚)游劉》詩詞原文及賞析
都城二月春熙熙,尋芳每共幽人期。
長干白下總名勝,載酒攜琴隨所之。
今晨乘興出西郭,花底停驂游古祠。
祠宮岧嶢白雲裡,丹青台殿張罘罳。
落梅紛紛墮香雪,垂楊冉冉搖金絲。
憑高縱目倚欄檻,乾坤清氣凝詩脾。
從游賓客盡文彥,豪吟謔浪忘吾誰。
東海蘇公最英俊,掀髯一笑摛雄詞。
天孫機杼織雲錦,五色絢爛含朝曦。
淮南蔣生尤敏捷,吐語字字皆新奇。
長鯨怒吸海波竭,崢嶸露出珊瑚枝。
玉山沈郎更瀟灑,芙蓉秋水涵清姿。
摩挲石壁寫新句,毫端墨汁光淋漓。
呼兒洗盞罄餘興,醉來不覺烏巾欹。
飛光百歲猶瞬息,人生行樂須及時。
樹林陰翳鳥聲雜,斜暉又駐西山陲。
馬啼歸去踏芳草,風流不減高陽池。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睛光厭西川。
遠望未及上,但愛青若鬟。
大雪冬沒脛,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葡匐攀孱顏。
有路不容足,左右號鹿猿。
陰崖雪如石,迫暖成高瀾。
經日到絕頂,目眩手足顛。
自恐不得下,撫膺忽長歎。
坐定聊四顧,風色非人寰。
仰面囁雲霞,垂手撫百山。
臨風弄襟袖,飄若風中仙。
朅來游荊渚,談笑登峽船。
峽山無平岡,峽水多悍湍。
長風送輕帆,瞥過難詳觀。
其間最可愛,巫廟十數巔。
聳聳青玉干,折首不見端。
其餘亦詭怪,土老崖石頑。
長江渾渾流,觸嚙不可攔。
苟非峽山壯,浩浩無隅邊。
恐是造物意,特使險且堅。
江山兩相值,後世無水患。
水行月餘日,泊舟事征鞍。
爛漫走塵土,耳囂目眵昏。
中路逢漢水,亂流愛清淵。
道逢塵土客,洗濯無瑕痕。
振鞭入京師,累歲不得官。
悠悠故鄉念,中夜成慘然。
《五噫》不復留,馳車走鐶轅。
自是識嵩岳,蕩蕩容貌尊。
不入眾山列,體如鎮中原。
幾日至華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數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邐見終南,魁岸蟠長安。
一月看三岳,懷抱斗以騫。
漸漸大道盡,倚山棧夤緣。
下瞰不測溪,石齒交戈鋋。
虛閣怖馬足,險崖摩吾肩。
左山右絕澗,中如一繩慳。
傲睨駐鞍轡,不忍驅以鞭。
纍纍斬絕峰,兀不相屬聯。
背出或逾峻,遠騖如爭先。
或時度岡嶺,下馬步險艱。
怪事看愈好,勤劬變清歡。
行行上劍閣,勉強踵不前。
矯首望故國,漫漫但青煙。
及下鹿頭阪,始見平沙田。
歸來顧妻子,壯抱難留連。
遂使十餘載,此路常周旋。
又聞吳越中,山明水澄鮮。
百金買駿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廬岳,首挹瀑布源。
飛下二千尺,強烈不可幹。
余潤散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獲高僧言。
問以絕勝境,導我同躋攀。
逾月不倦厭,巖谷行欲殫。
下山復南邁,不知已南虔。
五嶺望可見,欲往苦不難。
便擬去登玩,因得窺群蠻。
此意竟不償,歸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頓俄十年。
昨聞廬山郡,太守雷君賢。
往求與識面,復見山郁蟠。
絕壁橫三方,有類大破鐶。
包裹五六州,倚之為長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氣不溫。
不類嵩華背,氣象多濃繁。
吳君穎川秀,六載為蜀官。
簿書苦為累,天鶴囚籠樊。
岷山青城縣,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見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過眼不得餐。
始謂泛峽去,此約今又愆。
只有東北山,依然送歸軒。
他山已不見,此可著意看。
嗟余本何人,累然居海嶠。
家世業為農,有田在巖窔。
春到耦妻耕,寒來從母漂。
屋角日誅茅,杖頭時荷蓧。
迨冠知讀書,聊為起家兆。
有琴既無弦,有劍亦無鞘。
僥倖廁末科,安敢綴天彯。
但期竊斗升,活此老與少。
豈謂暮年中,亦誤蒙收召。
曾未著微勞,遽使登華要。
自度老無能,共知愚不肖。
縱未遭人非,難逃天日照。
儻不速休官,寧免淵明笑。
矯矯淵明賢,千載誰能紹。
瓶粟雖無儲,風標松比峭。
詩篇雖不多,筆力天與妙。
顧余豈能詩,微吟蝗蚓竅。
可笑不自量,輒欲賡高調。
貳車真豪英,逸如千里驃。
又如禮樂器,肅然在宗廟。
有美頎而長,視容清目瞭。
自應輔明時,與國增光耀。
胡為佐一州,從容陪坐嘯。
乘興來湖山,欲看余把釣。
濯足玩水雲,縱目觀野燒。
喜余和陶作,舉杯為余釂。
草具雖蕭疏,亦復為余嚼。
余已學淵明,公方跂周召。
出處既不侔,無由遠相叫。
願公保令名,求賢行有詔。
樓前山色青如鬟,樓高夜映心斗寒。
推窗縱目納吟思,倚檻爽氣生眉端。
荒煙宿靄迷野甸,古崖怪石橫驚淵。
城孤下瞰天蘸碧,日永坐聽風鳴鑾。
登臨獨慨城郭是,把酒一酹還三漢。
雖未如元龍高臥之百尺,已不減庾公步月之遊觀。
又何須黃鶴霄漢之浩渺,亦可相岳陽煙水之瀰漫。
巋然獨立賀江許,已矣樓中沸歌舞。
勝境無詩亦可羞,謾自簷楹庇風雨。
望雲人遠跡生塵,只有江流自今古。
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東流,朝宗合天沼。
寫心陟雲峰,縱目還縹緲。宛轉眾浦分,差池群山繞。
江妃弄明霞,彷彿呈窈窕。而我臨長風,飄然欲騰矯。
昔懷滄洲興,斯志果已紹。焉得忘機人,相從洽魚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