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寶之季歲,騰紫宮之長彗。
駭漁陽之鴂騠,將道洛以飲謂。
以十五萬眾鼓行之勇,涉二十四郡無人之地。
偉顏門之競爽,獨捨生而取義。
有常山以為之克,有魯公以為這弟。
合群從而死難,慟怙軍而雪涕。
蓋將豁百世而開聵矇,澄六合而蕩氛翳。
手締絕紐,躬支橫潰。
射羿日之並出,扶杞天於將墜。
斯文也,所謂質之鬼神而無疑,
建諸天地而不悖。又豈止於區區之一酹。
於虖,誤主有人,
效忠何罪。胡大僇之正不致於林甫之流,
而所遭之慘乃及於泉明之輩。予持此評,
氣洶心痗豈徒贊八體之書,抑以代千載之誄。
孫應時《石應之校書招同胡崇禮趙幾道幾道飲白蓮社晚》詩詞原文及賞析
白蓮遠公社,不能致淵明。
雷峰峰下庵,乃復浪此名。
野客當暑來,喜甚荷風生。
柳渚睇窈窕,竹房步紆縈。
西軒正虛寂,一鏡湖光平。
小飲試談噱,高吟發幽清。
兩士幕府彥,主人芸閣英。
我雖漫浪者,頗復同勝情。
六合自今古,百年各經營。
悠然一笑粲,急雨催詩成。
六合寥寥信茫昧,中有日月無根柢。
古往今來漫不休,青發素顏從此逝。
嗟予自少多邅回,氣血未衰心已艾。
北渡長淮霜入屨,南窺禹穴塵生袂。
日鑿一竅渾沌死,雖有餘風終破碎。
回車復路可無緣,三問道人三不對。
三年重見須川湄,捨舟東去何驅馳。
王事靡鹽莫遑息,人生所貴心相知。
經從往返兩過我,一言意厚何多為。
向來江夏傾蓋日,翕然譽望推麟儀。
才猷伏火丹九轉,用之功效堪扶衰。
重陽初過雨新霽,乾坤六合方平夷。
邊城殘寇何足滅,廟堂勝算那容窺。
相逢問我出世法,嗟我茅塞同荒陂。
因君扣擊發探省,沉迷可笑群昏隨。
我聞摩詰老居士,後身樓至今王維。
忽然惠顧有緣契,怳若宿霧青天披。
願君為我取妙善,此界示現無邊慈。
於維慶歷,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蘗。
大聲渢渢,震搖六合。
如乾之動,如雷之發。
昆蟲蹢躅,妖怪藏滅。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聞皇帝,慼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太業。
予恐失墜,實賴輔弼。
汝得像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鏞斯協。
昌朝儒者,學問刻洽。
與予論政,傅以經術。
汝貳二相,庶績鹹秩。
惟汝仲淹,汝誠予察。
太后乘勢,湯沸火熱。
汝時小臣,危言嶪嶪。
為予司諫,正予門闃。
為予京兆,堲予讒說。
賦叛於夏,為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積雪,
汝暑汝寒,同於士卒。
予聞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悅。
弼每見予,無有私謁。
以道輔予,弼言深切。
予不堯舜,弼自笞罰。
諫官一年,奏疏滿篋。
侍從週歲,忠力盡竭。
契丹亡義,檮杌饕餮。
敢侮大國,其辭慢悖。
弼將予命,不畏不懾。
卒復舊好,民得食褐。
沙磧萬里,死生一節。
視弼之膚,霜剝風裂。
觀弼之心,鍊金鍛鐵。
寵名大官,以酬勞渴。
弼辭不受,其志莫奪。
惟仲淹弼,一{夔去}一契。
天實繼予,予其敢忽。
並來弼予,民無瘥札。
曰衍汝來,汝予黃發。
事予二紀,毛禿齒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長樞符,兵政毋蹶。
予早識琦,琦有奇骨。
其哭魁櫑,豈視扂楔。
其人渾樸,不施剞劂。
可屬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修惟靖,立朝巘巘。
言論磥砢,忠誠特達。
祿微身賤,其志不怯。
賞詆大臣,亟遭貶黜。
萬里歸來,剛氣不折。
屢進直言,以補予闕。
素相之後,含忠履潔。
昔為御史,幾叩予榻。
至今諫疏,在予箱匣。
襄雖小臣,名聞予徹。
亦嘗獻言,箴予之失。
剛守粹愨,與修儔匹。
並為諫官,正色在列。
予過汝言,無鉗汝舌。
皇帝明聖,忠邪辨別。
舉擢俊良,掃除妖魃。
眾賢之進,如茅斯撥。
大奸之去,如距斯脫。
上倚輔弼,司予調燮。
下賴諫諍,維予紀法。
左右正人,無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浹。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殺,其默如淵。
聖人不測,其動如天。
賞罰在予,不失其槿。
恭已南面,退奸進賢。
知賢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難,惟斷乃克。
明則不貳,斷則不惑。
既明且斷,惟皇之惑。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語,曰惟正直。
毋作側僻,皇帝汝殛。
諸侯危栗,墜玉失舄。
交相告語,皇帝神明。
四時朝覲,謹修臣職。
四夷走馬,墜鐙遺策。
交相告語,皇帝神武。
解兵修貢,永為屬國。
皇帝一舉,群臣懾焉。
諸侯畏焉,四夷服焉。
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詩詞原文及賞析
黃口為人羅,白龍乃魚服。得罪豈怨天,以愚陷網目。
鯨鯢未翦滅,豺狼屢翻履。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遭逢二明主,前後兩遷逐。去國愁夜郎,投身竄荒谷。
半道雪屯蒙,曠如鳥出籠。遙欣克復美,光武安可同。
天子巡劍閣,儲皇守扶風。揚袂正北辰,開襟攬群雄。
胡兵出月窟,雷破關之東。左掃因右拂,旋收洛陽宮。
回輿入鹹京,席捲六合通。叱吒開帝業,手成天地功。
大駕還長安,兩日忽再中。一朝讓寶位,劍璽傳無窮。
愧無秋毫力,誰念矍鑠翁。弋者何所慕,高飛仰冥鴻。
棄劍學丹砂,臨爐雙玉童。寄言息夫子,歲晚陟方蓬。
秦關昔先驅,南鄭豈淹久。
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
古來豪傑人,調度出窠臼。
登壇一軍驚,六合已在手。
從茲看廊清,指揮如運帚。
時艱思奇才,廟古酹樽酒。
出門望長淮,故國長稂莠。
同雲正慘澹,人事極紛糾。
拘攣儻無累,吾欲獻九九。
我觀滿囷粟,一粟之所充。
海魚千百億,孕卵與粟同。
春菊寸許芽,霜華秋叢叢。
誤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
萬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
殀閼盡屯厄,宇宙將無空。
忍哉銳頭輩,不恤地上蟲。
漢網非少寬,六合無人蹤。
方岳《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詩詞原文及賞析
掛冠與結綬,孰者為良圖。
忍貧殊亦難,乃有山水娛。
一官落世網,耳目皆非吾。
以此裁量之,回也終不愚。
茅屋八九間,左右瓜芋區。
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廚。
醉中天地寬,渺視騶侏儒。
六合日清曠,吾道寧榛蕪。
何幸畎畝間,身親見唐虞。
不學張季鷹,秋風但蓴鱸。
病愛枕席涼,日高眠未輳
兄弟呼我起,今日重陽節。
起登西原望,懷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叢,糕酒前羅列。
雖無絲與管,歌笑隨情發。
白日未及傾,顏酡耳已熱。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闊。
天地自久長,斯人幾時活。
請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無虛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歡悅。
高堂素壁,漫生綃十幅,圖張消暑。不奈火雲燒六合,逃也略無逃處。小派秋聲,巨篩涼點,吸欻來何許。故人詞翰,此時飛落蓬戶。何幸一笑掀髯,停杯浩唱,三歎遺音古。雪碗冰甌無表裡,更貯三危鮮露。咀嚥生香,清寒入夢,展轉忘宵曙。對床誤喜,與君同聽風雨。
三綱首夫婦,大義天地侔。
世人不見理,人欲滔天流。
卦象利牝馬,詩歌美關鳩。
一陰與一陽,物物有匹逑。
引手戒援溺,發言愧中冓。
人道豈獸禽,今乃不爾猶。
明明白晝攫,豈復人間羞。
邇來六合混,不限風馬牛。
燕姬與越女,妙舞還清謳。
倍蓰與什百,但欲稱所求。
一屋慾火炎,燄燄焚林丘。
大則相棄捐,小亦生懲尤。
六如與五耦,傾覆卒未休。
衽席有陷阱,談笑皆戈矛。
天性自此夷,同氣或為仇。
讒言間黑白,骨肉成深仇。
每恨共世子,天分太甚柔。
事明易為決,何至經瀆溝。
不如挺之兒,處變才俱優。
孝子成父美,豈是相嫉仇。
家人繼之睽,二女志不投。
一家只三親,恩義本相繆。
乾綱一以解,渙然更莫收。
升堂道既絕,徒重薰養憂。
司徒久無官,經世乏遠猷。
架漏二千載,使我心悠悠。
長安王霸都,中更九朝業。
城夷池亦堙,復孰窺浩劫。
舊物奚所存,獨有慈恩塔。
高標穹昊摩,壯阯坤倪壓。
緬懷唐盛時,士子重科甲。
石間所題名,先後紛雜遝。
歲月曾幾何,聲光俱濌。
吾將登絕頂,俯仰凌六合。
天風從東來,涼意客懷愜。¤
衣冠昔奔波,晉社亦中徙。
水府擁宮闕,六姓傳劍璽。
名卿入理窟,黔首多兵死。
真人劃墉障,六合如平砥。
三山屹不化,城郭無形似。
冥冥桑麻村,殘鋒出耘耔。
前朝絕遺老,故事稽野史。
我頃為中山,蠲租案田水。
刳木枕波濤,龍刀伐荊杞。
叢祠及荒垅,幽處無不履。
車停客登席,酒盡詩在紙。
游深造遐邃,語苦出奇詭。
投囊凡幾時,蓬塵失料理。
劉侯見之笑,謂此那可毀。
濡毫請揮灑,買石親鐫紀。
嗟予政理疏,無德行畏壘。
編民願屍祝,有愧庚桑子。
惟茲楚客謠,可以傳下裡。
何時見椎擊,斷僕清江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