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燈,明嘒嘒,
溪堂硬度人親送似。歷落平生未見書,
與汝間關幾半世。幾年來,
味無味,並與青編共捐棄。
半身淪落浙江濆,壁角破圈塵沒鼻。
新春忽爾思起廢,頃刻工夫依前具。
提入山翁結草廬,永夜虛窗照天地。
聖教衰,異端熾,
千古冥行士何事。人人有此大光明,
埋沒荒唐渺漫處。像山翁,
天啟秘,嫡嗣慈湖更超詣。
隔儒俗學破沉痾,暗室迷途逢寶炬。
讀書燈,明一切,
不是山翁愛文字。逢人若問伏羲前,
燈下齁齁方瞌睡。
晷運推移,日南長至。
分明一道恩光,照徹十方三世。
全彰諸祖玄關,漏洩衲僧巴鼻。
靈雲剛道無疑,彌勒徒誇授記。
爭如李四張三,相賀街頭巷尾。
不是海印發光,亦非楞嚴三昧。
林下高人,休要瞌睡。
令余暗裡笑舒眉,直是清風動天地。
日當午,有巴鼻,
莫似這漢打瞌睡。精魄沉滯識神牽,
墮入三途難出離。我這裹,
不如是,眼若不睡諸夢除。
端然靜坐沒牽纏,縱橫自在無縈系。
學道人,生慚愧,
普庵萬劫眼不閉。鼻孔連天叫大哥,
海納細流通大意。勸君修,
休退志,坐斷乾坤無別義。
一條脊骨練純剛,撐天拄地更無二。
這光明,全體是,
充滿山河崇富貴。明月堂堂皎碧天,
絕待靈明撒手去。一事無心了便休,
祖門一句普天齲離相非空無別是,
無聲之樂響啾啾。
瞌睡從何來,譬若風雨至。
曲幾不待憑,虛欞那暇寄。
應人眉強撐,伸手扇已墜。
徑游華胥國,欲見混沌帝。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
息疏疑暫醒,氣窒還扶醉。
兒童俗惱翁,搖膝問某字。
吻間僅一答,言下已復寐。
雜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
何曾參佛祖,先會點頭意。
何曾逢曲車,流涎已沾袂。
不省羅短長,誰能問興替。
陰天百怪舞,開口輒差異。
三百六十日,何似長瞌睡。
西嶽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畫羅漢,
魁岸古容生筆頭。時捎大絹泥高壁,閉目焚香坐禪室。
忽然夢裡見真儀,脫下袈裟點神筆。高握節腕當空擲,
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兩三軀,不似畫工虛費日。
怪石安拂嵌復枯,真僧列坐連跏趺。形如瘦鶴精神健,
頂似伏犀頭骨粗。倚松根,傍巖縫,曲錄腰身長欲動。
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不知夏臘幾多年,
一手支頤偏袒肩。口開或若共人語,身定復疑初坐禪。
案前臥象低垂鼻,崖畔戲猿斜展臂。芭蕉花裡刷輕紅,
苔蘚文中暈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長。
繩開梵夾兩三片,線補衲衣千萬行。林間亂葉紛紛墮,
一印殘香斷煙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筍織蒲團鎮長坐。
休公休公逸藝無人加,聲譽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
大小篆書三十家。唐朝歷歷多名士,蕭子雲兼吳道子。
若將書畫比休公,只恐當時浪生死。
休公休公始自江南來入秦,於今到蜀無交親。
詩名畫手皆奇絕,覷你凡人爭是人。瓦棺寺裡維摩詰,
捨衛城中辟支佛。若將此畫比量看,總在人間為第一。
去年出山時,飛支正撩亂。
慇勤大洪老,呵筆瀉真贊。
為言化菩薩,持缽江北岸。
欲將說禪相,醒彼瞌睡漢,
別來能幾日,漚滅冰且泮。
似聞妙湛師,接踵還舊觀。
公歸勿惆悵,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公美方自靈隱來,面上灰土衣塵埃。
自言夜借僧榻眠,白日買酒不惜錢。
半月等得頭水茶,欲求善價先還家。
君不見邊孝先,瞌睡晝多眠,
點茶追清興,誠與真性便,
聞君結交素奇偉,朋友需求無逆意。
苟惠上品一斤來,庶全見利而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