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襲藏。
虎豹亦自愛,霧雨澤其章。
璧玉鎮玷缺,郊廟登琮璜。
虎豹養成文。倏變風飛揚。
李侯知愛子,納於道德常
劇翳開雲扃,挹潔抗同窗。
萬軸架牙籤,千篇垂琳琅。
燈火秋夜永,爐薰春晝長。
黃卷對聖賢,北窗臥羲皇。
欲不接耳目,心靜發天光。
性宋蹈宮庭,禮教嚴范防。
城堅無畏敵,楫具川可航。
茲焉寄游息,鵬路觀翱翔。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淨,以不二相觀三界。
如實見我歸命禮,成就大願護眾生。
南無一切法寶海,無邊無盡解脫門。
南無總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諸佛櫻
消除三障無諸惡,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來際劫誓修行,普使眾生護無畏。
南無文殊普賢尊,一切智行圓滿海。
金剛藏及金剛手,得大勢等諸大士。
聲聞辟支賢聖眾,願以慈眼普瞻視。
我今南無贊三寶,為欲深游大悲海。
南無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觀世音。
入彼如來所入門,故佛授與同名號。
從聞解說六塵縛,如聲度垣不能礙。
由斯遍入微塵國,普現微塵自在身。
一一身宣總持句,施與眾生無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號為施無畏者。
我昔經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稱功德難思議,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當來大劫海,遍將此句救諸苦。
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
爍迦羅首金色容,具足七數端嚴相。
母陀羅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異。
貝多葉經並寶印,華果澡鑵及楊枝。
無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經造。
及狀我身長跪地,頂戴吉祥安樂人。
觀世音名依定實,必聞我今發大願。
牟尼經像比丘僧,願住世間常不滅。
護持國土與眾生,普令攝取菩提願。
三寶神咒天龍等,大悲感應大誓力。
一切同護聖尊儀,猶若金剛常不壞。
如是成就十四願,悉為菩提及含識。
南無聞名救厄者,南無世間慈悲父。
南無施我無畏力,南無令我滿諸願。
聞名見身心念者,南無一切無空過。
我今次第說所願,尊應一一遍垂聽。
大哉觀自在,善觀諸音聲。
而於諸音聲,不作音聲見。
是見亦寂滅,亦無寂滅者。
由來離眾苦,處處得解脫。
分身十方剎,救度於一切。
然於救度中,而無救度想。
如春在百花,不分長短枝。
又如月在水,不分大小器。
尋聲隨所念,平等獲利益。
是三十三應,十四無畏法。
量方便大門,一一皆成就。
一一成就處,當體皆如幻。
我觀如幻相,願作如幻贊。
若有見聞者,當作如是觀。
王洋《舟宿南尉岸下夜夕不寐思丁老小山戲成長韻》詩詞原文及賞析
積少自成多,一元陶萬類。
破大可作小,壺中有天地。
果謂真無窮,百慮同一致。
若曰一毫芒,萬里鵬垂翅。
變化無定形,古今俱幻事。
老丁習真觀,幻事亦不棄。
輸財買幻人,放意窮幻智。
發屋仰偷天,鑒泉下汲繸。
慌惚幻峰巒,共疑無足至。
妻兒固俱賢,未免慮憔悴。
拒諫設科條,縱語終莫遂。
相顧色慘怛,但未垂怨淚。
老丁恐敗事,往往陽怒恚。
共知無奈何,奇計亦多秘。
吒言有鬼神,疾病果作祟。
要盟質諸天,庶得捐驚悸。
老丁如不聞,嬉笑無畏忌。
起語家人言,常數不可避。
吾老嗜奔湍,且可幻吾戲。
戰敗豈吾過,時有利不利,
子無徒面從,背我乃竊議。
我意終不移,畢命乃殊嗜。
吾聞利有幅,盈舒如在器。
老丁自治產,費金亦其意。
得侯既自我,失侯亦何愧。
萬事懷中寬,目前同一醉。
更須稍進功,有為俱有累。
一靜勝百為,壯士屈伸臂。
雷霆蟄神威,妖蜃躍海濱。
將軍戰敗死,玉帳空無人。
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鱗。
天弧不張弦,民情曷由申。
縣購亦令典,奉行在明仁。
誰令奸宄徒,並緣逞頑嚚。
俄然齒發軀,化作豺狼身。
剽金既無畏,況復枉平民。
壯哉柯夫子,義氣沖九旻。
曳裾公府門,抗論回星辰。
坐令霜雪間,朽骨生陽春。
睨視夸毗兒,精魂散飛塵。
我忽耳聞之,肝膽張輪困。
安得似卿輩,落落千百人。
出應休明時,翊贊皋陶臣。
旌別鸞與梟,再使權衡均。
上天意茫茫,感歎空悲辛。
繭庵吾自名,所喜以吾息。
一絲出巧心,口眼費經畫。
無畏亦無累,豐儉隨人力。
時時攜妻子,杯酒縱酣適。
家人獻歌舞,賓友雜嘲劇。
此意少人解,此庇無終極。
曹瞞四陵前,作伎竟何益。
劉伶墳上土,誰與酒澆滴。
高堂豈不好,要自非吾宅。
王侯與氓隸,萬古一枯臘。
自營自落之,詎敢當達識。
有酒更頻來,寬作十年客。
海岸孤絕補陀巖,有一眾生圓正覺。
八萬四千清淨眼,見塵勞中華藏海。
八萬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涅盤生死不二見,是則名為施無畏。
八風吹播老病死,無一眾生得安穩。
心華照了十方空,即見觀世音慈眼。
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