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叔亨《木闌花慢 蒲縣東神山廟柱石刻五首時至正辛》詩詞原文及賞析
監燕京馬哈馬拉尹鎮陽,揚從道尹晉,霍邑邢叔亨,簿鄉張時敏,仙尉襄陵陳德新,儒學論忻州王秉鈞,共祀岱岳廟。叔亨走筆書木蘭花慢數篇,音韻鏗鏘,意象豪宕,刺軍政之得失,滔滔縷縷,若大河之出崑崙,恆星之麗碧虛,水鏡之析埃漠,令人心懷洒然,愈吮而味加,銘心而口口,可見口平蓄之有餘也。下缺一上蒲東東嶽,山頭陡起神宮。有松柏參天,杏桃張錦,遍地春風。年年今朝此日,王孫仕女驟驕驄。十載妖兵亂國,一時豪傑潛蹤。我為狂客氣盈胸。起坐聽晨鐘。喜夜雨如酥,曉晴似拭,香火揚空。眼下太平可幸,官軍分散息兵戎。劍戟變為家器,四民樂業無窮。
自從白馬馱經始,寶地紺園知有幾。
今見逍遙巖洞深,啼猿塢接棲禪寺。
嵯峨樓閣東西橋,掬水聞香景趣饒。
講經雲外天花落,卓錫林邊暑氣消。
塵埃不到松關口,僧老漸隨松影瘦。
誰知好事眼能青,借與詩人信宿逗。
山高地僻月空圓,晨鐘暮鼓驚龍眠。
看來懶把無生學,長笑一聲歸釣船。
李廌《自山中歸至登封遂諷高宰令取峻極中院廚前石》詩詞原文及賞析
吳砧已碎樂生論,京江昔沈瘞鶴銘。
半裁紫陽立砆石,考擊化度求金籯。
乃知金石有厄會,名碑舊疊長安城。
頃年醴泉有賢令,政譽藹藹多流馨。
為憐文星足人傑,昔皆祔葬陪昭陵。
壞垣糞壤得顏碣,榛丘棘阪求魏徵。
史訛遂正沖遠字,石闕再樹六駿形。
板圖列籍示過客,龜趺螭首羅齊廷。
後來謬令類俗子,輒去其籍人皆懲。
昔到般舟訪遺跡,季海寺記今彫零。
曉聞晨鐘呼僧粥,石聲嘹亮穿雲清。
往觀乃是唐短碣,大窮索縛乘前楹。
字形崢嶸筆蕭散,遠過名殿諸題經。
勸僧拂拭置高壁,安知野僧不我聽。
十年再游尚如昔,擊拊刻劃將俱平。
急歸入城諷縣令,立使舁至無久停,
此碑復立非我力,奇物久廢天須興。
雞舌濃香,朝馬晨鐘,十載禁廷。恰行春綠野,從容冠蓋,人家煙火,相望昇平。一夕霜台,又頒新寵,白璧青錢到姓名。人爭道,看春風袖裡,霹靂抨轟。誰憐漢水孤征。得旗旆、相從有此行。愛風流凝遠,長歌細飲,青燈夜語,款曲交情。恨殺文書,官程未了,又到慇勤渭城。百年裡,算悲歡離合,幾度長亭。
曈曈海底日,赤輝射東方。
先驅斂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厭床第,起步東西廂。
引手視掌紋,黯黯未可祥。
念此閱人傳,三年得跧藏。
弛擔曾幾時,茲焉忽騰裝。
問今何所之,意行本無鄉。
晨鐘神慘悲,夜鼓思飛揚。
與俗同一科,何異犬與羊。
平明催放鑰,利害紛相攘。
顛倒走群愚,豈但渠可傷。
一爐龍麝錦帷傍,屏掩映,燭熒煌。禁樓刁斗喜初長,
羅薦繡鴛鴦。山枕上,私語口脂香。
每逢清夜與良晨,多悵望,足傷神。雲迷水隔意中人,
寂寞繡羅茵。山枕上,幾點淚痕新。
曾如劉阮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綺筵散後繡衾同。
款曲見韶容。山枕上,長是怯晨鐘。
露桃花裡小樓深,持玉盞,聽瑤琴。醉歸青瑣入鴛衾,
月色照衣襟。山枕上,翠鈿鎮眉心。
紅爐深夜醉調笙,敲拍處,玉纖輕。小屏古畫岸低平,
煙月滿閒庭。山枕上,燈背臉波橫。
秦淮曉發,掛雲帆十丈,天風如箭。一碧湖光三十里,落日水平天遠。繫馬維舟,買魚沽酒,楊柳人家店。輕寒襲袂,淮南春色猶淺。幾度暮鼓晨鐘,南來北去,遊子心□倦。芳草萋萋天際綠,悵望故人應轉。翠袖偎香,錦箏彈月,何處相留戀。有人獨自,燈花深夜頻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