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乍佳游,適與元巳並。
但有松葉醪,寧須杏花餳。
漁逢半篙綠,煙雨涵幽情。
緬懷蘭亭人,高塚亦已平。
空餘數行墨,日月老送迎。
不知狂李白,醉面騎長鯨。
宇宙曾幾何,一笑吾詩成。
五台月老通三要。便把三彭除剿。運用三車皎皎。般載三乘妙。龍華三會心明曉。頓覺三光並照。個內三壇設醮。自己三清了。
長房一青竹,閱世不知幾。
下視區中人,歲月老分至。
頗聞第二泉,風煙未渠已。
謫墮修茶經,政坐一念起。
誰令哀鴻號,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駛。
大士慈憫故,慮豈不及此。
軍持乞余滴,厥德安敢倍。
願方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歸尋舊時仗,小住五百歲。
道家何荒唐,釋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結入楊墨案。
時文窘枘鑿,俗好厭冰炭。
起尋出頭路,去覓行腳飯。
左攜仙君茅,右挾佛祖粲。
隨身絕長物,到處得奇觀。
江山枯槁寫,風月老筆判。
識透心轉空,養足骨自換。
長生不可獨,分寄石髓半。
元水部磨崖碑,為唐中興作也。
唐事已矣,而碑崖□□獨存。
本朝諸賢相與題詠,如張宛邱時有遊人打碑賣之句。
□古一言□□□□□不已。況今打碑賣者,
壹豈漫郎宅畔零陵諸孫自為之□□□□□也。感天寶之駿功,
嗟次山之墜緒,因借宛邱所□實□□□□□。
淒涼浯水跡如掃,漫郎宅荒崖畔草。
雨淋日炙骨,磨得人間歲月老。
粵從天地開闢來。經濟何代無奇才。
若得高名爛青史,底恨白骨埋黃埃。
孽臣邊將亂國紀,郭公千載凜不死。
紀在中興第一功,三絕寧論文與字。
吁嗟古往而今來,插天何處無石崖。
兩京未復百戰罷,銅駝荊棘誰能開。
世事輪雲可悲慨,文學老生品何在。
駢頭始生為籜龍,森然而立列群玉。
琮琤有韻天籟鳴,蓊鬱成陰雲氣簇。
楚楚少年來自河,猗猗君子瞻彼澳。
其帝曾致雛鵷來,其枝可留棲鳳宿。
月香水影猶更奇,彈壓春花千萬屬。
羞為西子事塗抹,喜作道韞淡妝束。
不居以驛路即溪橋,好傍巖腰與山腹。
謂宜作妃以相從,雅韻幽姿俱不俗。
此君何以待美人。翠帷重重富羅縠。
美人何以奉此君,碎玉明珠不論斛。
於中更有無價香,迥勝龍涎與麝馥。
此君挺特氣不凡,美人窈窕姿尤淑。
執河者友秦大夫,不煩月老繩紆足。
且善為醪以合歡,味過蒲萄及醽醁。
梅之所見乃不然,謂恐為人所指目。
從來潔白不可溷,每鄙仙人華萼綠。
彼固無慊為丈夫,予寧屈體而雌伏。
不如仍作歲寒交,永為貞女甘幽獨。
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歲月老將至,江湖春未歸。
傳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
何必勞知己,無名亦息機。
未明喚僮僕,江上憶殘春。
風雨落花夜,山川驅馬人。
星星一鏡發,草草百年身。
此日念前事,滄洲情更親。
香霧空濛煙縹渺。青歸林木先從杪。若采芳洲繁采沼。花事悄。幽情聊復忘魚鳥。鳥倦知還亭月老。魚安淺碧吹斜照。魚若有言求直釣。秦吉了。也應能唱漁家傲。
紫雲何處飛來,仙家別有藏春洞。刻繒紋皺,鏤檀色膩,薰臍香重。谷雨初晴,榆煙新換,楝風微動。是花姑養就,韓仙染出,還分與,人間種。好與密籠繡幄,護玉環、三生妖夢。只愁今夜,綠叢月老,珠房露凍。便喚秋娘,重澆卯酒,緩歌低送。倩紅鸞與約,韻華且住,作尊前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