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風大雪吞江湖,巨木摧折竹葦枯。
烏鳶瑟縮墮地死,豈復能顧卵與雛。
棘枝拔出亂石罅,凜凜生氣獨有餘。
耐寒兩鵲亦異稟,羽族有此山澤臞。
神凝氣勁中自足,不待晴日相鳴呼。
深知畫手亦怪偉,用意直刮造化爐。
氄毛雖細爪翮健,落筆豈獨今所無?我評此畫如奇書,顏筋柳骨追歐虞。
滎渠斜與昆河接,河遠渠慳幾可涉。
狂霖一漲高十尋,迅瀉東來比三峽。
崩騰下與淮泗會,清泚亦容伊雒雜。
橫空九闕真垂虹,怒卷千艘如敗葉。
祗堪平地看洶湧,何事乘危理舟楫。
共夫鵝鸛行天上,遙與谷中相應答。
但憂心手一乖迕,巨舶高牆兩摧折。
而余進退久安命,揭歷以望初不懾。
妻孥亦已慣江湖,笑語猶如泛山狹。
鳴弓擊柝驚夜盜,掘茹撈蝦佐晨饁。
時登絕徑步榆柳,或面荒陂看鳧鴨。
我生東南趣向野,揮弄清溪看苕霅。
枕流漱石真所便,履濁凌險終未愜。
觚稜漸喜金闕近,釜甑何憂米鹽乏。
渾如海客泛枯槎,繚繞明河望閶闔。
人生七十稀,行年今已半。
事功貴及時,遲暮復何算。
嗟吾夙多負,失怙在童丱。
詩禮思有聞,飄颻辭祖貫。
慈親念衰緒,猝猝營婚宦。
名姓系西班,星霜亟徂換。
未築黃金台,長歌白石爛。
豈無同心契,相望眇雲漢。
每虞狂飆至,摧折澗底干。
異日偶班輸,抱柯徒永歎。
莫言青松青,有時亦摧折。
莫言圓月明,有時亦虧缺。
莫逆論心素,刎頸定交結。
年發未及衰,交情已消歇。
俄因競分寸,忽爾成楚越。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識欲松枯及月虧,請看陳餘與張耳。
沈沈廣廈清如水,市聲人聲不到耳。
一閒十日豈天賜,慚愧紛紛白袍子。
相逢更得金玉人,久矣眼中無此士。
連床夜語不成寐,往往雞聲忽驚起。
是中差樂真難名,昔者相過安得此。
但憐時節不相謀,正墮清明寒食裡。
梨花已空海棠謝,外間物色知余幾。
只恐風雨摧折之,負此一春吾過矣。
謝公尋山飽閒暇,應笑腐儒黏故紙。
錦囊得句應已多,萬一相思頻寄似。
張耒《淮陰太寧山主崇岳逮與予諸公游今年七十餘耳》詩詞原文及賞析
我來之初季春月,門外李花如積雪。
杜門燕坐度長夏,庭樹秋風忽騷屑。
西馳大火不復燎,急雨淒風爭應節。
紫貂暴日知有待,畫扇依牆將怨別。
蒸雲積潦漸收拾,惡木煩蕪稍摧折。
不知此事誰主張,躍馬奔車忽回轍。
嗟予行世蹈坎埳,僅免豺狼膏齒舌。
三年閉戶餓江島,脫粟無餘衣百結。
近者皇天忽悔禍,雨施雲行鹹澡雪。
復官還職遍海內,爭脫囚冠鳴佩玦。
老夫龍鍾眾人後,一舸循江信沿涉。
風波歷盡見故鄉,親友相逢驚白髮。
道人已老見我喜,靜掃高堂容憩歇。
佛龕日近得香火,僧飯時容供粗糲。
讀書小技漫勤苦,安禪大觀無分別。
久便閒放輕祿利,已脫憂危傲縲紲。
天時進退古不忒,人事興衰今屢閱。
酒濃村店足斟酌,魚美長淮恣哺啜。
從今萬事付天工,致安民庶看夔契。
伊昔李少卿,築台望漢月。
月落淚縱橫,淒然腸斷裂。
當時不受死,心懷歸漢闕。
豈謂壯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見突兀。
下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靄冥蒙,六合何恍惚。
傷彼古豪雄,清淚泫不歇。
吟君五言詩,朔風共嗚咽。
泛柏舟之河中兮,忽宅傺而內結。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鬱鬱而堅節。
念兩髦之我儀兮,矢靡他而志訣。
持仁義以內修兮,遇緯繣而腸絕。
何庭慈之不諒兮,遏心志而摧折。
嘉共姜之淑慎兮,遵矩矱而自潔。
慟杞妻之崩城兮,赴淄水而嗚咽。
徽爽女之志篤兮,屍還陰而心鐵。
哀八軌之血痕兮,令千載而心裂。
遭大運之殃咎兮,表貞潔以霜雪。
傷花妻之蚤逝兮,閔紗圓於火烈。
皆捨生以取義兮,抱靈修而豈更迭。
撫人生之誰無死兮,一殺身而甄英傑。
遭繽紛而怖覆兮,佩瓊瑤於祁祁。
鍾清英之靈秀兮,魂渺渺而何之?修靈原之不死兮,涉天
津而采紫芝。
天步余之艱難兮,失比翼以獨居。
悲迴腸而傷氣兮,志柏舟而如饑。
奠桂酒而馳念兮,坐蘭閨以凝思。
飲修竹之墜露兮,心披披而淚垂。
匹陶唐之二女兮,軼大漢之惠姬。
慕孟母以孜孜兮,訓三遷而為世師。
中蹇蹇而悶瞀兮,意忳忳而心難夷。
竭誠信而專一兮,忘儇媚而如癡。
慈竹不外長,密比青瑤華。矛攢有森束,玉粒無蹉跎。
纖粉妍膩質,細瓊交翠柯。亭亭霄漢近,靄靄雨露多。
冰碧寒夜聳,簫韶風晝羅。煙含朧朧影,月泛鱗鱗波。
鸞鳳一已顧,燕雀永不過。幽姿媚庭實,顥氣爽天涯。
峻節高轉露,貞筠寒更佳。托身仙壇上,靈物神所呵。
時與天籟合,日聞陽春歌。應憐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獨鶴聲哀羽摧折,沙頭一點留殘雪。三山侶伴能遠翔,
五里裴回忍為別。驚群各畏野人機,誰肯相將霞水飛。
不及川鳧長比翼,隨波雙泛復雙歸。碧海滄江深且廣,
目盡天倪安得祝雲山隔路不隔心,宛頸和鳴長在想。
何時白霧卷青天,接影追飛太液前。
春風雖輕颺,摧折猶有補。
適當濃華時,明知不須雨,
浴蠶待桑錢,特禾候陽土。
婦子三時勤,亦欲少歌舞。
百草仰膏腴,少俟亦無苦。
如何屯寒雲,專翳扶桑吐。
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數。
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侶。
鬱鬱千尺松,所憂斧與斨。
離離三寸草,所患牛與羊。
聖賢逢濁世,處身復何當。
高明畏摧折,忠信虞毀傷。
禍福誠無門,天道寧有常。
幸逢小豐歲,既飽無太康。
謹身以節用,暇則談先王。
為善實良圖,敢謂有餘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