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晚過長蘆渡,西風吹帆落沙漵。
空桑古市漁家煙,信步閒尋石城去。
石城苦遠日苦晚,崎嶇半入龍山路。
山回路轉翹林處,披開白雲見幽寺。
家菊海榴矜晚芳,落華鳴泉足秋思。
野叟耕塚出壞石,虛城埋狐井射鮒。
老僧推門揖我入,古碣荒唐草中覷。
仰天一笑六朝事,過雁書天作文字。
吾病不喜語,客來佰寒暄。
頰舌且不能,況事交字間。
彼總乃吾舊,不見今三年。
一日踏我門,告我將南遷。
問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緣。
言方學從師,惜以日月閒。
將求佛所宗,就乞世未傳。
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嶽顛。
行方極所到,未可歲月還。
謂余昔同游,當得送以言。
噫佛與吾學,兩分不相全。
今余與子遇,無異東西轅。
共憩中道間,邂逅相留連。
我駕志在遠,子驅良亦遄。
吾終不爾從,爾終不迴旋。
兩各劇所勤,相遠日益懸。
又出所為文,要我加量銓。
熒熒掇其英,曄曄粲滿編。
惜哉不經師,如珠莫鑽穿。
雖有可寶資,終以無用捐。
吾觀古人書,蓋亦不但然。
道德藹於中,口實助使宣。
豈有拔其根,而望華可搴。
不知源所來,何用其流沿。
人材苟不長,得一且可專。
六經眾子文,其治自足觀。
身當聖人時,來學浩萬千。
獨顏才庶蔑,他固未可肩。
人有老於行,不聞可逃天。
子何不從此,去就異說攣。
弗思自解縱,又欲引世纏。
常觀己論徒,恥出妻子前。
彼髡以為羞,爾以為忻懽。
生棄父母養,士得執以鞭。
彼為則遇刑,爾還自稱賢。
羞惡所不存,爾說尚何先。
予欲收子身,解去子所牽。
浴以青冷波,佩以蘭與荃。
相從中道驅,障塞異道偏。
愛之幸其聽,不聽誠可憐。
我來丹丘乘貳車,送客往往萬里余。
盛山使君別寖久,漢中郡丞新寄書。
公指四明喜鄰境,典午何知成畫餅。
揚旌忽作梓潼行,去路六千抑何迥。
餘杭名家多俊奇,君於輩行尤白眉。
雍容晉韶足夷曠,百家到手無停披。
向來郎曹天咫尺,引身閩山接商舶。
賈胡歎仰清節高,霧中親見越王石。
此行叱馭不作難,手遮西日又長安。
長安日近公應住,未放使星臨蜀山。
不然一行亦不惡,潼川應如錦城樂。
鄧侯功名凜如在,拾遺風采今猶昨。
流馬木牛諸葛公,飛輓正欲修前功。
蜀民險遠日凋瘵,摩撫要令畿甸同。
況公五絕追鼻祖,隸古真有兩漢風。
歸來富貴固未晚,為傳此學川西東。
穠華從婦道,釐降適諸侯。河漢天孫合,瀟湘帝子游。
關雎方作訓,鳴鳳自相求。可歎凌波跡,東川遂不流。
舜華徂北渚,宸思結南陽。盭綬哀榮備,游軒寵悼彰。
三川謀遠日,八水宅連岡。無復秦樓上,吹簫下鳳凰。
第一百零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