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不可羈,乘螭躡雲漢。
豈將避嬴劉,荒山事窮竄。
何年東觀海,一至此峰玩。
悠悠清詩傳,窅窅遺跡漫。
我來繼登臨,長嘯幘初岸。
既秋煙蘿疏,欲雨風竹亂。
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
龍驚汲僧來,鳥喜遊客散。
閣掩林下夕,鐘鳴巖中旦。
勝賞誰能窮,今古賦篇翰。
飛騰子何之,汩沒余可歎。
安得契真期,超然豁靈贊。
蔡松年《雨中花 僕自幼刻意林壑,不耐俗事,懶慢之》詩詞原文及賞析
能自克。志復疏怯,嗜酒好睡。遇乘高履危,動輒有畏。道逢達官稠人,則便欲退縮。其與人交,無賢不肖,往往率情任實,不留機心。自惟至熟,使之久與世接,所謂不有外難,當有內病,故謀為早退閒居之樂。長大以來,遭時多故,一行作吏,從事於簿書鞍馬間,違己交病,不堪其憂。求田問捨,遑遑於四方,殊未見會心處。聞山陽間,魏晉諸賢故居,風氣清和,水竹蔥。方今天壤間,蓋第一勝絕之境,有意卜築於斯,雅詠玄虛,不談世事,起其流風遺躅。故自丙辰丁巳以來,三求官河內,經營三徑,遂將終焉。事與願違,俯仰一紀,勞生愈甚,弔影自憐。然而觸於事物,感今懷昔,考其見於賦詠者,實未始一日而忘。李君不愚,作掾天台,出佐是郡,因其行也,賦樂府長短句,以敘鄙懷。行春勝日,物彩照人,為予擇稚秀者,以雨中花歌之,使清泉白石,聞我心曲,庶幾他日,不嗜酒偏憐風竹,晉客神清,多寄虛玄。有山陽遺跡,水石高寒。曾為幽棲起本,幾求方外微官。謾蹉跎十載,還羨君侯,左駕朱。山村霰雪,竹外花明,瘦梅半樹斕斑。溪路轉、青簾佳處,便是蕭閒。寄謝王君精爽,摩挲森碧琅。個中著我,儲風養月,先報平安。
我老不復仕,行將掛衣冠。
兩子俱貳令,官職恰一般。
剡川且書考,上虞亦之官。
人言易捧檄,歸奉重親歡。
我意正不爾,期汝政可觀。
食焉怠其事,古訓戒捨鏝。
汝職去民親,簿書當細看。
一邑無不問,正爾良獨難。
江海匝三垂,長堤捍驚湍。
埭高幾如山,潮至不留殘。
宣和有遺跡,能使潮浸灘。
陂湖謹蓄洩,可以救旱乾。
長溝濟漕運,浚治令通寬。
此皆丞所職,勿憚心力殫。
江頭有東山,永懷謝家安。
邑有李與豐,況復居二潘。
尚友更從游,問學加研鑽。
平時固知汝,廉謹無欺茫
涉世終未深,送汝能忘言。
故鄉去帝鄉,舟馭多往還。
失己固不可,待人亦多端。
罔求違道譽,善遣非意干。
窮達自有時,此理真如丹。
聚散不足較,豈得長團欒。
閑靜我所便,汝其自加餐。
有時或乘興,往來二子間。
踏雨送汝行,浮家當游般。
走筆如家書,誰能苦雕剜。
躬耕蘄一飽,閔閔望有年。
水旱適繼作,斗米幾千錢!鏡湖泆已久,造禍初非天。
孰能求其故,遺跡猶隱然。
增卑以為高,培薄使之堅,坐復千載利,名托亡窮傳。
民愚不能知,仕者笱目前;吾言固應棄,悄愴夜不眠。
先生在荷峰,此日賦泉石。
及今又重午,領客酌蓮碧。
教雨落九垓,隨地成廉澤。
師友系天倫,豈必同過客。
孔孟與曾顏,日月照不息。
袖香拜鄒魯,歷歷撫遺跡。
沂水並尼山,雩壇儼如昔。
晞發濯我纓,埃溘盡湔滌。
歸來見佳吟,轉覺肝膽易。
此事不得再,此日良可惜。
自憐飲食身,猶受氣形役。
何當坐百原,一嘯脫塵屐。
長江衣帶水,歷代鼎彝功。服定衣冠禮樂,聊爾就江東。追憶金戈鐵馬,保以油幢玉壘,烽燧幾秋風。更有當頭著,全局倚元戎。攢萬舸,開一棹,散無蹤。到了書生死節,蜂蟻愧諸公。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朧。停棹撫遺跡,往恨逐冥鴻。
我醉飛屐登孱顏,拄杖出沒風煙間。
三山蔥曨鮫鱷靜,九關肅穆虎豹閒。
幾年金骨煉綠髓,此日始得窮躋攀。
老僊歸侍紫皇案,空有野水流淙潺。
蜿蜒翠阜圍綠野,似嶺非嶺山非山。
向來龍蛇滿雪壁,雷電下取何時還?名花亦已天上去,居人指似題詩處。
九十一翁不識公,我抱此恨知無窮。
柳侯所為邦,十步一遺跡。
蒼官列前墀,相對儼如客。
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側。
風號四百年,雪立二千尺。
江城閒草木,詩卷多採摘。
柑非往日黃,柳是近時碧。
同生不同死,乃見老氣格。
尚想哦其間,清聲出金石。
龍鱗未脫落,熊軾幾換易。
臨民有餘師,視此古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