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老仙絕俗姿,愛山成癖非兒癡。
胸中況自有丘壑,檻結瑰異常恐遲。
坤維謀略出分閫,江山致助爭出奇。
尋幽選勝上巫峽,斷崖怪石懸參差。
十二峰前弭征楫,枝籐直上窮所之。
雲煙變態千萬狀,過眼神動驚天隨。
人疑躋攀欲力盡,公自樂此良不疲。
瑤華真妃似夙駕,風馬晝下揚旛旗。
層巒好處起蒼壁,丹霞望門開赤幔
登壇定可拾瑤翠,卻老未應無玉枝。
仰天一笑晲寥廓,俯視培塿丘陵低。
頗疑游龍出飛躍,恍若棲鳳猶娛嬉。
喬松跨鶴遠近集,雲雨濟人朝暮為。
壇羅野翠有餘潤,泉拖修帛無窮時。
一經盼睞便改觀,陽台價重當由茲。
惜哉牙纛不久駐,鷁首未轉檣烏馳。
輕縑素練欲摹寫,畫師難著五色施。
筆端機杼始潛運,悠然寄興滄洲湄。
章成密簡繡衣使,繡衣翰墨今白眉。
珠酬玉唱兩相尚,三歎盡解騷人頤。
好刊蒼珉示千古,磨而不磷涅不緇。
紛紛我輩小巫耳,健讀數過徒噫嘻。
待從兩公奠西極,安南嶷,
收關河百二之險,劖岷峨萬仞之嵋。
大書有宋中興頌,東還更和巫山詩。
用軍何事敢遷延,恩重才輕分使然。黜詔已聞來闕下,
檄書猶未遍軍前。腰間盡解蘇秦印,波上虛迎范蠡船。
正會星辰扶北極,卻驅戈甲鎮南燕。三塵上相逢明主,
九合諸侯愧昔賢。看卻中興扶大業,殺身無路好歸田。
纖阿駕秋空,雲散無一發。
長廊步清影,露頂腳不襪。
緬懷同心人,尺咫限胡越。
豈殊南郭老,連牆不通謁。
我憂今夕去,難得如此月。
佇立耿不寐,精誠通恍惚。
莫兄新詩來,夜光映深樾。
頗驚筆力壯,滔滔漲溟渤。
喜極屢索酒,引滿非人罰。
醉歌還起舞,恍若挽凡骨。
何當乘飛雲,舉手探蟾窟。
一吸徑寸光,盡解平生暍。
飄飄曳霞裾,出入黃金闕。
陋哉揖爽氣,空拄西山笏。
丙午陂當復,王春瑞習占。
龍樓上寶冊,鶴詔下窮簷。
地脈通閩蜀,人才出老嚴。
定羞新學曲,只守舊心潛。
剩想堯眉樂,深垂舜目謙。
有懷天變數,無計士風廉。
庶證方如此,君行得滯淹。
六題聊復爾,制策待韜鈐。
久噎須詳吐,沈痾與痛砭。
一扶媮意立,盡解結喉箱。
人士回生氣,乾坤振絕焰。
宏開九縣赤,永息萬方黔。
治世吾何用,媸人影自嫌。
棄荊宜入蜀,比素詎將縑。
逐食俱隨雁,論心偶類鶼。
雅懷欽粹淑,盛事愜窺覘。
從此遲為圃,它年說作監。
因聲到邛僰,市肆覓疏簾。
盧家語燕棲畫梁,美人夜半宴蘭房。
瑤琴欲奏弦更張,移宮換羽聲低昂。
歌喉舞袖競韶光,花顏照人藕骨香。
歡娛欲盡解鳴璫,寧知杖策走咸陽。
君門咫尺不得見,空彈長鋏歌清商。
世路崎嶇行不易,丈夫未遇同尋常。
太平天子厭弊舊,盡解綱條重結紐。
一朝進士各名經,五百年來病聲偶。
弟子增員巖穴空,博士獻書車馬走。
鴻薄青冥昔在籠,魚憶滄浪今脫笱。
乘時得志君其人,平生好學氣撞鬥。
詆訶毛鄭為低眉,辨說儀秦不容口。
本需束帛賁圭衡,勉應新書辭畎畝。
時髦往往出江南,解褐須期居帝右。
藏珍韜櫝元待價,搦矢撫弦須應手。
勿學迂疏魯兩生,是古非今空白首。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淨,以不二相觀三界。
如實見我歸命禮,成就大願護眾生。
南無一切法寶海,無邊無盡解脫門。
南無總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諸佛櫻
消除三障無諸惡,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來際劫誓修行,普使眾生護無畏。
南無文殊普賢尊,一切智行圓滿海。
金剛藏及金剛手,得大勢等諸大士。
聲聞辟支賢聖眾,願以慈眼普瞻視。
我今南無贊三寶,為欲深游大悲海。
南無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觀世音。
入彼如來所入門,故佛授與同名號。
從聞解說六塵縛,如聲度垣不能礙。
由斯遍入微塵國,普現微塵自在身。
一一身宣總持句,施與眾生無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號為施無畏者。
我昔經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稱功德難思議,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當來大劫海,遍將此句救諸苦。
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
爍迦羅首金色容,具足七數端嚴相。
母陀羅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異。
貝多葉經並寶印,華果澡鑵及楊枝。
無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經造。
及狀我身長跪地,頂戴吉祥安樂人。
觀世音名依定實,必聞我今發大願。
牟尼經像比丘僧,願住世間常不滅。
護持國土與眾生,普令攝取菩提願。
三寶神咒天龍等,大悲感應大誓力。
一切同護聖尊儀,猶若金剛常不壞。
如是成就十四願,悉為菩提及含識。
南無聞名救厄者,南無世間慈悲父。
南無施我無畏力,南無令我滿諸願。
聞名見身心念者,南無一切無空過。
我今次第說所願,尊應一一遍垂聽。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入峽初無路,連山忽似龕。
縈紆收浩渺,蹙縮作淵潭。
風過如呼吸,雲生似吐含。
墜崖鳴窣窣,垂蔓綠毿毿。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飛泉飄亂雪,怪石走驚驂。
絕澗知深淺,樵童忽兩三。
人煙偶逢郭,沙岸可乘籃。
野戍荒州縣,邦君古子男。
放衙鳴晚鼓,留客薦霜柑。
聞道黃精草,叢生綠玉篸。
盡應充食飲,不見有彭聃。
氣候冬猶暖,星河夜半涵。
遺民悲昶衍,孟昶從此入覲,王衍亦蜀主。
舊俗接魚蠶。
版屋漫無瓦,巖居窄似庵。
伐薪常冒嶮,得米不盈甔。
歎息生何陋,劬勞不自慚。
葉舟輕遠斥,大浪固嘗諳。
矍鑠空相視,嘔啞莫與談。
蠻荒安可駐,幽邃信難妉。
獨愛孤棲鶻,高超百尺嵐。
橫飛應自得,遠颺似無貪。
振翮游霄漢,無心顧雀鵪。
塵勞世方病,侷促我何堪。
盡解林泉好,多為富貴酣。
試看飛鳥樂,高遁此心甘。
祁山之西當太白,戰士彎弓抱明月。
散燒煙火夜宿兵,遙見狼頭一星滅。
明朝探騎前來報,為言敵死秦川道。
牌使前呼大隊回,鵝車砲坐埋青草。
黃河口,清水頭,
不聲嗚呼咽河不流。軍中遺言更慘酪,
靈夏名王亦屠戮。中間被掠邊丁苦,
牧放牛羊食禾黍。牛羊得食人轉饑。
日想南朝拜降去。朝廷有道督府雄,
三磁之險風不通。健兒長鑰及馬腹,
壯士勁弩當心胸。帳犀前把石門隘,
遙望紅旗圍盡解。輿師等第喝銀帛,
三將同時賜金帶。凱還吹落桃花風,
捷書屢奏甘泉宮。綸巾蕭然羽扇淨,
一字不說平夷功。離鴻迤邐集中澤,
鴉噪山火忙種麥。七方新堡高插雲,
腐鼠何能更相嚇。書生每夕繙青史,
爭戰場中看千古。狸亡虎滅自有期,
天道何嘗厭中土。灰城雲亦戈劍明,
通衢夜白鐘鼓清,更須公歸戮力就太平。
月出度松嶺,露香霏羽衣。
肅肅夜氣清,蒼蒼煙徑微。
川光浴秋容,蘿影掛夕輝。
冰輪碾空闊,飛轍無因依。
擬掬星渚波,恐觸天孫機。
偓佺何時見,沆瀣聊獨揮。
未應青霞志,即與素願違。
稍休塵外蹤,想此巖下扉。
清吟寫萬籟,妙想絕百非。
不須河漢言,盡解紛華圍。
飛仙亦戲萬里,玄學乃庶幾。
鰲山切丹極,歲晚行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