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駒。
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
遂畫白依仙,蘄與梵釋俱。
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曇居。
雜以馬龍像,宿習終未除。
四王名字異,且復形狀殊。
信者謂其有,疑者意其無。
蕩蕩天門高,誰能凌空虛。
何以信不疑,取諸貝葉書。
子不語怪神,從釋恐畔儒。
語之且不可,筆之其可乎。
因畫議及此,於公意何如。
浮華莫戀心歸道。漸得通玄妙。清靜功圓心地了。高登彼岸,清涼永占,更沒閒煩惱。長春真境仙無老。咫尺洞天誰能到。心上塵清都一掃。琳宮仙院,乘風清興,游宴蓬萊島。
民得食天全命脈,令從心地起根芽。
為儒自愧已多年,文賦歌詩路不專。肯信披沙難見寶,
只憐苫草易成編。燕昭寤寐常求駿,郭隗尋思未是賢。
且固初心希一試,箭穿正鵠豈無緣。
揣情摩意已無功,只把篇章助國風。宋玉謾誇雲雨會,
謝連寧許夢魂通。愁成旅鬢千絲亂,吟得寒缸短焰終。
難世好居郊野地,出門常喜與人同。
惠子休驚學五車,沛公方起斬長蛇。六雄互欲吞諸國,
四海終須作一家。自古經綸成世務,暫時朱綠比朝霞。
人生心口宜相副,莫使堯階草勢斜。
不傍江煙訪所思,更應無處展愁眉。數杯竹閣花殘酒,
一局松窗日午棋。多病卻疑天與便,自愚潛喜眾相欺。
非窮非達非高尚,冷笑行藏只獨知。
閒吟閒坐道相應,遠想南華亦自矜。拋擲家鄉輕似夢,
尋常心地冷於僧。和羹使用非胥靡,憶鱠言詞小季鷹。
唯仗十篇金玉韻,此中高旨莫階升。
已向丘門老此軀,可堪空作小人儒。吟中景象千般有,
書外囊裝一物無。潤屋必能知早散,輝山應是不輕沽。
短衣寧倦重修謁,誰識高陽舊酒徒。
松桂寒多眾木分,輕浮如葉自紛紓韶鹹古曲教誰愛,
山水清音喜獨聞。上國共知傳大寶,舊交寧復在青雲。
相逢莫厭杯中酒,同醉同醒只有君。
還淳反樸已難期,依德依仁敢暫違。寡慾自應剛正立,
無私翻覺友朋希旄頭影莫侵黃道,傅說星終近紫微。
年紀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難早知非。
麻衣未識帝城塵,四十為儒是病身。有恨不關銜國恥,
無愁直為倚家貧。齊輕東海二高士,漢重商山四老人。
一種愛閒閒不得,混時行止卻應真。
任說天長海影沈,友朋情比未為深。唯應樂處無虛日,
大半危時得道心。命達夭殤同白首,價高磚瓦即黃金。
他年有要玄珠者,赤水縈紆試一尋。
偃亞松,筆跡高,
來更妙,甚奇特,
三十年前曾收得。上下度量有短長,
平頭一樣青煙色。半枯半嫩小枝斜,
節風陰石皆法則。左隈右倚四維絕,
懸在書堂誰分別。喝起諸山未是奇,
千年鶴坐方可說。根蟠龍,
籠春雪,團團引出桂華月。
暗聚風生欹枕觀,驅逐邪魔無情滅。
若在靈山片時久,感動天人師子吼。
掃教心地起自然,好看縱橫如意手。
偃亞松,偃亞松,
或真個。生在深谷,
為棟樑之異木。任從霜雪推殘,
終歸眾人之瞻矚。
狂語話真誠。清眾宜聽。不期白髮鬢邊生。前有無常相等待,著甚祗迎。除是做修行。心地寬平。舊來熟境不相縈。已過更能頻改正,功自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