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初發瑤湖次宿廣溪(別吳十一舅隆八弟)》詩詞原文及賞析
病瘦那臨鏡,清虛欲衣綿。
舂糧三月外,伏枕一秋偏。
吉日將行色,殊方或勝緣。
暑過新雨薄,氣逐晚雲鮮。
堂上行猶怯,低窗寢似便。
命飄危葉起,相濕死灰然。
君子能無瘧,良醫幸有全。
月窗催藥杵,雲戶隱書箋。
氣弱難扶餞,裝輕得漾船。
斑斕垂地泣,蔥鬱舊塋憐。
故故隨搖曳,悠悠獨溯沿。
金堤斜照落,瑤水暮風旋。
客夢初移枕,勞歌始扣舷。
外家依廣下,中國向窮邊。
旴贛江連峽,雷瓊海隔天。
滄浪誰莞爾,歧路欲潸然。
星謫郎官遠,心知宅相賢。
賦詩耆舊引,樽酒樂人傳。
鳩祝人難老,鵬扶尉欲仙。
山川彌望積,丘壑幾時專。
前年膾鯨東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壯。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
今年摧頹最堪笑,華發蒼顏羞自照。
誰知得酒尚能狂,脫帽向人時大叫。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
破驛夢迴燈欲死,打窗風雨正三更。
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邅飀瘦如鬼。
曉來扶向官道旁,哀告行人乞錢米。
時予奉檄離江城,邂逅一見憐其貧。
倒囊贈與五升米,試問何故為窮民。
老翁答言聽我語,我是東鄉李福五。
我家無本為經商,只種官田三十畝。
延祐七年三月初,賣衣買得犁與鋤。
朝耕暮耘受辛苦,要還私債輸官租。
誰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絕無潮又竭。
欲求一點半點水,卻比農夫眼中血。
滔滔黃浦如溝渠,農家爭水如爭珠。
數車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塗。
官司八月受災狀,我恐徵糧吃官棒。
相隨鄰里去告災,十石官糧望全放。
當年隔岸分吉凶,高田盡荒低田豐。
縣官不見高田旱,將謂亦與低田同。
文字下鄉如火速,逼我將田都首伏。
只因嗔我不肯首,卻把我田批作熟。
太平九月開旱倉,主首貧乏無可償。
男名阿孫女阿惜,逼我嫁賣賠官糧。
阿孫賣與運糧戶,即日不知在何處。
可憐阿惜猶未笄,嫁向湖州山裡去。
我今年已七十奇,饑無口食寒無衣。
東求西乞度殘喘,無因早向黃泉歸。
旋言旋拭腮邊淚,我忽驚慚汗沾背。
老翁老翁勿復言,我是今年檢田吏。
三月三日東風惡,滿城桃李都搖落。
乍隨飄揚入重雲,還自低回委深壑。
長安道上東復西,曲江池邊路轉迷。
飛空不解作紅雨,著土豈得為香泥。
風聲如雷塵如墨,行道之人長太息。
春光猶有三之一,千樹萬樹無顏色。
花開花落會有時,抵死不分狂風吹。
但願周流御溝水,寧辭遠別上林枝。
溟濛澒洞滿天地,倉皇未識東君意。
不遣紅英點翠苔,玉階那得留余媚。
君不見昨日花開枝葉青,折來插之雙玉瓶。
畫堂不省紅塵到,裊裊花氣芬中庭。
又不見樓頭小婦深閉門,晨起竟日寂無言。
捲簾欲放飛花入,撲面驚沙總斷魂。
瓠巴騎鯨上天去,伯牙成連亦千古。
淺世斷無鍾子期,弦中妙意為誰舉。
春風春雨滿瀟湘,人在蓬窗閉竹房。
竹裡鵑啼喉舌冷,花間鶯宿夢魂香。
客從漓沅下衡岳,滿懷詩愁無處著。
請君拂去水晶塵,瀹茗一了撫然作。
道人問予若為情,伊弦淒兮余莫聽。
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無二日晴。
俛首沉吟聲一曲,吟扭一罷撚撥續。
初如雪泉嗽鳴玉,已轉忽如雨簌簌。
於中亦有蠨蛸鳴,倏忽變作冷猿聲。
始疑荊軻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
昔從撫斷南風了,羑里幽人始能曉。
可歎壇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聲杳。
道人此意非人間,笑詠洞章鏘佩環。
能令風舞下丹漢,雲裡大地垂頭看。
世間雞蟲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何為兒女謾暱暱,候蟲時鳴徒慼慼。
輸君朝朝在翠微,鶴已睡去人不知。
笑思古今一俯仰,彈到千山月落時。
君知否,梧桐枝上雙燕語,
盡將萬事等風絮。琴中日月何翛閒,
肯使事逐孤鴻度。
年年三月二,是居士、始生朝。念綠鬢功名,初心已負,難報劬勞。天留帝城勝處,匯平湖、遠岫碧岧嶢。竹色詩書燕幾,柳陰桃杏橫橋。西鄰東捨不難招。大半是漁樵。任翁媼歡呼,兒孫歌笑,野具村醪。醉來便隨鶴舞,看清風、送月過松梢。百歲因何快樂,盡從心底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