磽磽頭角出群玉,炯炯瞳人剪秋漪。
神光理作照書月,一覽千古無復遺。
殊科自可獻上國,況能文藝超等夷。
河洛圖書識蘊奧,更明爻象通神蓍。
陣分八勢演古法,操弓挾矢動有儀。
眼前大要固如此,有人頭白俱不知。
當今所重不在寶,弓旌聘召方四馳。
豈無古人已成算,時乖事異難設施。
秋風邊塵浩無際,綸巾羽扇思見之。
終軍棄繻繻尚在,劉晏正字字或欹。
嗜酒苦猖狂,畏人還齷齪。
老病始悔歎,天下無此錯。
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學;捫虱論大計,使我思景略。
中原失枝梧,胡塵暗河洛。
天道遠莫測,士氣伏不作。
煌煌東觀書,無乃太寂寞。
丈夫不徒死,可作一丘貉?歲晚計愈疏,撫事淚零落!
問紫巖去後漢公卿,不知幾貂蟬。誰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依舊塵沙萬里,河洛染腥膻。誰識道山客,衣缽曾傳。共記玉堂對策,欲先明大義,次第籌邊。況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望中原驅馳去也,擁十州、牙纛正翩翩。春風早,看東南王氣,飛繞星躔。
戴復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詩詞原文及賞析
禁城雞唱金門開,起居舍人攜疏來。
榻前一奏一萬字,歷歷寫出忠義懷。
頓首惶恐臣昧死,越錄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滿東南天一角。
夷甫諸人責未酬,志士愁眠劍鋒落。
天意未回事難舉,鄉來一試成千誤。
尤羊頻歲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數。
昨臣銜命出疆時,自期有去必無歸。
屈膝穹廬當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長江水,擊楫中流書壯志。
東風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見形勢。
形勢從來只如此,幾年待得天時至。
朝廷為計保萬全,往往忘卻前朝恥。
臣今未暇論規恢,胡虜已忘何慮哉。
中原曠地無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萊。
北方苦饑民骨立,萬一東來竊吾粟。
邊頭諸州無鐵壁,供問誰能備倉卒。
請朝廷厲精兵,擇良將。
辦多多,策上上。
更選人材,老練通達。
分守要衝,講明方略。
一賢可作萬里城,一人可當百萬兵。
坐令國勢九鼎重,所賴君心一點明。
長箋奏徹龍顏悅,繼言臣愚進此說。
言雖甚鄙用甚切,宸斷必行天下福,
勿謂儒生論迂闊。臣之肝膽與人別,
讀書豈為文章設。王師若出定中原,
玉堂敢草平羌策。
留侯佐漢日,結志已離群。
唐樂閒退年,陟險勤邦君。
區中豈所慕,物外良作論。
上宰曩僑寓,新亭初目存。
緋懷杖策時,風衣自翻翻。
□□□□□,□□□□□。
竹密徑迷遠,孤游遺世紛。
憩松玩碧草,臨流睇歸雲。
山晚落花積,溪深啼鳥喧。
攬物覺意適,依風嗟世屯。
雖安吳越勝,詎忘河洛尊。
畢輔中興業,終回西北轅。
扈蹕歸廟社,角巾反丘樊。
游矚河華郊,往來鄠杜村。
規摹王粲宅,彷彿辟疆園。
斯亭回首地,應為閭裡言。
太初孰元,渾淪蒙密。
瀰漫宇宙,一氣沕潏。
孰知是旱,無極有極。
天高地下,人生物出。
疇雖未分,易雖未畫,
行乎其間,充滿周悉。
炎黃啟序,姬孔抉機。
陶為泰和,數千其期。
寫為六經,萬言具垂。
太史變法,漢唐續維。
迄於我宋,皇皇巍危
百代以下,上接農羲。
畏天若臨,視民如傷。
消斥奸佞,登崇雋良。
急將寬兵,我武維揚。
選牧與部,仁風以翔。
節用裕下,根深本強。
身修國治,網舉目張。
由經而史,自皇而王。
以暨我朝,同此一網。
天賦風妙,學力深詳。
上而河洛之圖畫,近而我祖之憲章。
貫千古於旦暮,斂一心於混茫。
大哉斯學,夫豈經生學士析解章句而已哉。
高皇神武,善駕馭豪英。攘北狄,驅群盜,命天膺。救蒼生。奈夢繞沙漠,隔溫情,屈和好,召大將,歸兵柄,列樞庭。公指汴京。威已振河洛,不顧身烹。失一時機會,嗟左衽吾民。痛岳家軍。孰扶傾。久沈冤憤,七十載,還復遇,帝王真。表遺列,錫王號,日照臨。激士心。始識安劉計,寧禍己,是忠臣。我乘傳,訪壁壘,想精明。英氣懍然若在,仍題扁、昭揭天恩。笑原頭芳草,一死不能春。交怨人神。
戎虜亂中夏,星歷一周天。干戈未定,悲吒河洛尚腥膻。萬里兩宮無路。政仰君王神武。願數中興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議伊川。呂公子,三世相,在凌煙。詩名獨步,焉用兒輩更毛箋。好去承明讜論。照映金狨帶穩。恩與荔枝偏。回首東山路,池閣醉雙蓮。
我有一泓水,清明如鑒開。
妍丑自來往,曾不留纖埃。
靜而涵萬古,動時濡九垓。
人與我同得,是名為靈台。
胡乃忍蕪穢,漂淪良可哀。
當知克己如汲井,汲去汙濁清自回。
洙泗淵源初不息,河洛流派空爭猜。
為學工夫孰大此,莫翻波浪驚兒孩。
昌黎修綆志徒苦,瘦島轆轤用未該。
請觀朱子方塘喻,要識源頭活水來。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蘆葉蓬舟千重,菰菜蓴羹一夢,無語寄歸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蘋洲外,山欲暝,斂眉峰。人間俯仰陳跡,歎息兩仙翁。不見當時楊柳,只是從前煙雨,磨滅幾英雄。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