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若江河,晝夜無停流。
東流未到海,滔滔詎能休。
又如遠遊客,終年寄他州。
不知歸其家,歲暮何所投。
水流上滄海,人行止故丘。
而況寰宇中,事物紛相酬。
人欲盛其熾,天理微以幽。
瞬息變化間,肝膽生戈矛。
苟不知所止,定心終無由。
所止非至善,此心猶可憂。
卓哉陳使君,立志希前修。
名堂以止善,善外俱無求。
我德自此明,新民功亦優。
還應有餘慶,永為斯堂留。
不愧大學篇,芳塵映千秋。
四海止齋老,百世水心翁。都將不盡事業,付與道俱東。氣脈中庸大學,體統采薇天保,幾疏柘袍紅,千仞倚寥碧,一點駕歸鴻。扈江蘺,貫薜荔,制芙蓉。午橋綠野深處,心與境俱融。搏控乾坤龍馬,簸弄坎離日月,蒼鬢映方瞳。只恐又催詔,飛度橘花風。
魯語誨時羽,商書稱時敏。
一字該二義,學者盍重剩
又日新其德,成湯常自儆。
三月不違仁,顏子獨深領。
今日或因循,明日澡即新。
前月或斷續,此月或斷續,
此月復即仁。聖賢惜分陰,
於此猶剋剋。學者能用力,
其名曰競辰。人有一大時,
一去不復仍。十五入大學,
明德與新民。二十日弱冠,
既冠責成人。勤怠只數年,
賢愚系終身。過此為失時,
人不再青春。譬之農力穡,
春耕而夏耘。耕耘苟失進,
無復望秋成。父母上俱存,
兄弟下無故。飽食無用心,
白日任虛度。幼壯老復至,
一朝忽反雇。對人語不了,
握筆書輒誤。龍鱗映犬豕,
面目可憎惡。哀哉復哀哉,
追悔已遲暮。及此尚可圖。
誰來賁止。千里得朋方切喜。汪氏門風。大學中庸正脈通。不妨詩酒。請以還丹為薦壽。已過羊何。紹述韓門得趣多。
茅茨宴荒徑,獨有嘉樹存。
藏書子能讀,復以訓諸孫。
義孫讀《論語》,頗將孝理敦。
道孫誦《大學》,路孫初學言。
言念裡中兒,顧復但知恩。
漸次長驕仿,恥僇難具論。
蹇性厭華縟,嗣引希後昆。
慎爾守純素,顧名思默渾。
曾豐《清江何子發自荊湖宣撫幕客罷歸過我晉康投詩》詩詞原文及賞析
南北新來尋舊盟,江淮襄漢又休兵。
召還開府諸元帥,謝遣游談幾老生。
背上琴聲忠憤激,腰間劍氣血冤腥。
君不見老范相知,橫渠自反高自許。
三略六韜付擲捐,中庸大學歸含咀。
未遑盡發千古聖道機,猶不失為一代士宗主。
廟廊謁賢飯吐哺,留子翰林不肯祝
閻公大學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霧。
曰我天南有嚴親,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永廣文官,匹馬扁舟遂南渡。
未愛紅藥當階翻,但憶芝山攜酒句。
江東自鄱溯江西,郡曰青原洲白鷺。
歐陽文逮周益公,誠齋詩傳楊長孺。
比戶弦誦家書燈,子往為師異瓜戍。
人才爐冶入老手,鏌琊干將由我鑄。
即今場屋已無用,五言省題八韻賦。
人心天理不可磨,秉彝物則常如故。
五天竺國身出神,三蓬萊山臂生羽。
緇黃引之入迷途,殘魄零魂應悔誤。
昌黎原道孟七篇,除蚘剔魚蠹。
子當以此據皋比,正正邪邪明舉錯。
本根樹立謹心術,節目設張行法度。
子曾精讀萬卷書,子又遠遊萬里路。
諸生北面孰不服,窮理盡性擺傳注。
天民先覺敢自許,作成後進定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