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
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輝。
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
枳棘棲鴛鸞。
且復歸去來。
劍歌行路難。(行一作悲)
(此詩一作
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風飄大荒寒。
殺氣落喬木。
浮雲蔽層巒。
孤鳳鳴天倪。
遺聲何辛酸。
遊人悲舊國。
撫心亦盤桓。
倚劍歌所思。
曲終涕泗瀾。)
結山當衢面九門,華燈滿國月半昏。
春泥踏盡遊人系。鳴蹕下天歌吹喧。
深坊靜曲走車轅,爭前斗盛亡卑尊。
靚妝麗服何柔溫,交觀互視各吐吞。
磨肩一過難久存,眼尾獲笑迷精魂。
貂裘比比王侯孫,夜闌鞍馬相馳奔。
發函寬大一封書,臥閣雍容三日餘。
旋見雪花投夜落,未應天意與人疏。
瓦干淅淅初鳴霰,畦潤漸漸想沒鋤。
高會梁園遺勝在,早知詞賦似相如。
春秋無麥自當書,況復秋田水潦余。
一雪端來救焦槁,千箱乞與等親疏。
消殘溫癘曾非藥,蝕遍陳根不用鋤。
猶恐遠村沾未足,試呼農圃問何如。
繭紙鋪庭幾誤書,楊花糝逕未春余。
積隨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風作密疏。
解使遊人似姑射,仍令飛鳥變舂鋤。
共驚天巧無能學,造物無心本亦如。
楊循吉《詠陽山雲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詩詞原文及賞析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
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
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鳥飛必徊翔,雲出自騰滃。
孤圓外成嶠,空朗中含洞。
瘦如辟榖良,清若食蚓仲。
深思殆天設,乍至令人恐。
濃蘿作垂陰,寒泉滴為凍。
戴庵亦顛危,攜觴更交綜。
耳脅或駢費,勤拳時獨送。
巍巍上少並,森森下多從。
荒崖始誰開,倒樹諒非種。
在茲三吳間,當以九鼎重。
崇巖借冠冕,卑巒聽提控。
勞呼猿固匿,被壓松堪訟。
曲躬始得門,側身還入弄。
拂苔劣容眠,收乳兼資用。
志猶記秦餘,材曷遺禹貢。
立久氣濕袍,嘯高聲答甕。
論年越殷周,言時晦唐宋。
一為佛者居,永作遊人奉。
病宜謐著史,寐稱摶養汞。
四方傳不誣,諸公評切中。
臨谷足還酸,乘巔目偏縱。
支頤詎厭看,極口難竭諷。
鬼鑿手須胼,鯨負背應痛。
東岱徒小魯,西華繆推雍。
懸磬風發明,香爐煙結供。
曝沙伏靈黿,食崗停遠鳳。
是知隆拔群,所貴秀合眾。
偷余殿容榱,就隙亭閣棟。
枯籐蔓穿竅,長蛇舌撩縫。
輕盈受指彈,玲瓏脫泥壅。
芾拜本無忝,羽撼爭得動。
栽培稀尺閒,構架靡寸空。
炎伏涼自生,清秋月堪弄。
林深必賴燭,嵐酷能作齆。
星光猶立芒,龍吟殊葉。
嶺獅馴已賓,阜獰敢與哄。
久嗟隔勝賞,頻勞落清夢。
即欲營終棲,其奈懷微俸。
遊人等得春晴也。處處旗亭堪繫馬。雨前穠杏尚娉婷,風後殘梅無顧藉。忌拈針線還逢社。斗草贏多裙欲卸。明朝雙燕定歸來,叮囑重簾休放下。
黃河如絲導昆崙,萬里南下突禹門。
支流潛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聞川真岳靈有真宰,況乃利澤開洪源。
龍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廟貌何雄尊。
深林含蓄雷雨潤,冷殿似帶波濤痕。
我來南州走塵坌,執熱未濯憂思煩。
試斟百洌洗肝肺,一勺注腹清且燉。
悠然晞風坐東廡,倏見繪畫如飛騫。
仙宮華裾乘朱軒,旗纛掩藹蛟伏轅。
雷公電母踏煙霧,天吳海若驅鼉黿。
何時借取霹靂手,倒挽銀漢清乾坤。
廟前老翁顧我語,孺子未易排天閽。
何為高論乃如此,一笑春風滿面溫。
是時三月遊人繁,男女雜還簫鼓喧。
騫茭沈玉笑靈貺,割牲釃酒傳巫言。
巫言恍惚廟扉蓋,拜手上馬山煙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