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公台深靜兵衛嚴,部吏趨承冠履肅。
剪毛胡羊小耳肥,列甕釀香浮螘綠。
盡嫌豪侈徹豐俎,坐刻黳煤溫凍足。
擁爐招客學僧禪,爭聽敲魚醒睡目。
太師論詩歌蟋蟀,千載遺音流晉曲。
何曾方丈裂餅多,武子琉璃蒸乳熟。
只知齒頰快芳羶,豈料年齡愁嗜欲。
但能舉缽壓飢腸,便覺古風親土俗。
君不見錦帳咋地石季倫,又不見冰澌渡河劉文叔。
灶間燎濕困滹沱,席上爭先出金谷。
豈惟暫飽濟艱難,猶貴速成勝珠玉。
昔人不願五侯鯖,今我何知九鼎肉。
杜陵春晚把鋤歸,常喜朝盤堆苜蓿。
莫嗟粗糲百年飧,且免禍盈鬼瞰屋。
風林委黃葉,寒烏噪枯枝。
四山失其蔽,慘淡無奇姿。
是時歲雲暮,節物良可悲。
邊馬嘶北風,塞垣草亦衰。
傳聞西南戍,未敢休王師。
不辭征行苦,頗念饋餉遲。
遙憐持戟士,半是五陵兒。
不知家存亡,辛苦臨邊陲。
日暮裘褐單,誰當寄征衣。
崔與之《張秘書分符星渚同捨烏別用山谷晚風池蓮香度》詩詞原文及賞析
堂堂間世英,大名赫而烜。
全才得之天,學力培其本。
孤高壁萬仞,清郁蘭九畹。
胸中富甲兵,馳聚菁華苑。
文武康濟才,孤忠尤蹇蹇。
入可運籌幄,出可臨邊閫。
自許何太廉,一麾江湖遠。
我來陪雋游,方恨合併晚。
盍簪遽分袂,此情殊繾綣。
高牙奉親行,天涼彩輿穩。
廬山橫几案,道院庶嘉遁。
金弧夜騰光,三邊兵未偃。
豈不念王室,罄此忠赤悃。
當饋屢興歡,追鋒必於反。
江梅小春時,斑衣照歸袞。
寇騎滿雞田,都護欲臨邊。青泥方絕漠,懷劍始辭燕。
旌旗掛龍虎,壯士募鷹。長城威十萬,高嶺奮三千。
行行向馬邑,去去指祁連。鼓聲遙赤塞,兵氣遠沖天。
對陣雲初上,臨城月始懸。風驚烽易滅,沙暗馬難前。
恩重恆思報,勞心屢損年。微功一可立,身輕不自憐。
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劉涇韻二首》詩詞原文及賞析
北國亦知岐有夷,何嘗烽火報驚危。
擁亶絕漠聞嘉語,緩帶臨邊出好詩。
約我一樽迎嗣歲,待君三館已多時。
從今無事唯須飲,文字聲名人自知。
平世功名路甚夷,不勞談說更騎危。
早年拭目看成賦,近日收心聞琢詩。
古錦屢開新得句,敝貂方競苦寒時。
南還欲向春風飲,寒柳凋枯恐未知。
瀲灩湖光供一笑,未須醉日論千。將軍曾記舊臨邊。野塘新水漫,煙岸藕如船。卻怪情多春又老,迴腸易逐愁煎。何如旌旆郁相連。凱歌歸玉帳,錦帽碧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