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千絲萬縷。特地織成愁緒。休更唱陽關,便是渭城西路。歸去。歸去。紅杏一腮春雨。
傳語風光,須少駐、共君流轉。誰忍見、綠肥紅瘦,鮮歡多感。澤國千絲煙雨暗,江成一帶雲山遠。看新荷、泛水學人愁,心常卷。羞鬢雪,憑花染。攜酒陣,嫌杯淺。歎人生豈為,青衫槐板。記舞可憐宮柳細,寫情但覺香箋短。上層樓、獨倚有誰知,欄干暖。
已矣何須說!笑樂安、彥升兒子,寒天衣葛。
百結千絲穿已破,磨盡炎風臘雪。
看種種、是余之發。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挾,王門瑟。
黃皮褲褶軍裝別。
出蕭關、邊笳夜起,黃雲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戰骨。
隴頭水、助人愁絕。
此意盡豪哪易遂?學龍吟、屈煞床頭鐵。
風正吼,燭花裂。
西風策策黃葉舞,茅簷三尺鳴秋雨。
東家拙婦擁面啼,強剔孤燈訴愁窶。
當年採桑陌上歸,嬉游不管春蠶饑。
千絲萬縷繭白雪,便學紅女攀花枝。
十七十八事機織,暗瑣青閨人不誤用。
二十三十幽恨長,盧家古梁玉為堂。
四十五十已老大,唧唧鳴蛩欺獨臥。
尚隨姑嫂作笑嗔,一生苦樂由他人。
君不見昨朝縣吏踏門闃,杼柚已空盆盎竭。
雞豚指柵索飲壺,掀釜叫呼嗤婦拙。
起來迎門陪笑面,不似嬌羞怕人見。
今年歲事苦不登,且為當家聊一展。
吏囂不肯怒且訶,大兒門東窺飯籮。
稿砧走藏姑誚罵,造餅無麵知如何。
蹙金芙蓉戲雙鴛,鄉床一倚曾萬錢。
低頭長歎只自憐,昔者何巧今不然。
吏呼已倦時正醉,抆淚背人還滌器。
明朝欲酒姑勿嘩,正恐突隳驚阿家。
駝褐輕裝,狨韉小隊,冰河夜渡流澌。朔雪平沙,飛花亂拂蛾眉。琵琶已是淒涼調,更賦情、不比當時。想如今,人在龍庭,初勸金卮。一枝芳信應難寄,向山邊水際,獨抱相思。江雁孤回,天涯人自歸遲。歸來依舊秦淮碧,問此愁、還有誰知。對東風,空似垂楊,零亂千絲。
天然不比花含粉。約月眉黃春色嫩。小橋低映欲迷人,閒倚東風無奈困。煙姿最與章台近。冉冉千絲誰結恨。狂鶯來往戀芳陰,不道風流真能荊
陰陰一架紺雲涼。裊裊千絲翠蔓長。紫玉乳圓秋結穗,水晶珠瑩露凝漿。相並熟,試新嘗。纍纍輕翦粉痕香。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