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燈可看。雨水從教正月半。探繭推盤。探得千秋字字看。銅駝故老。說著宣和似天寶。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今年夏雨水,浙右歲事失。
五月客杭城,市民幾不粒。
逮乎書雲間,稍稍喜晴色。
轉手又不然,一雪二十日。
豈止閭巷窮,大半缺衣食。
我窮尤自笑,亦嘗二千石。
今如故將軍,俗眼不見識。
下舟北關埭,泥水何狼籍。
離披一破傘,{槓右上加臼}杌兩敗屐。
俗諺雨夾雪,未易得休息。
大雪復大雨,造物詎容詰。
柁師所見賃,修廣僅數尺。
而我凡五人,臥處殊太窄。
初過皋亭山,垂近臨平驛。
有酒二三壺,聊以慰僕廝。
吁嗟歲雲暮,何苦事行役。
馬援壯志已,阮籍窮途迫。
永夜不復眠,孤篷滴復滴。
天地豈不大,一葉寄茲夕。
滄洲老樹生幾秋,斡如黑龍根紫虯。
雨水摧激勢突兀,夭矯出飲滄江流。
危不見持顛不扶,蕭蕭生意令人愁。
豈無耕夫與過客,暫時憩爾行則休。
西風八月海水飛,枯槎昔曾凌鬥牛。
恐爾漂零未終極,掛帆欲去仍回頭。
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邅飀瘦如鬼。
曉來扶向官道旁,哀告行人乞錢米。
時予奉檄離江城,邂逅一見憐其貧。
倒囊贈與五升米,試問何故為窮民。
老翁答言聽我語,我是東鄉李福五。
我家無本為經商,只種官田三十畝。
延祐七年三月初,賣衣買得犁與鋤。
朝耕暮耘受辛苦,要還私債輸官租。
誰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絕無潮又竭。
欲求一點半點水,卻比農夫眼中血。
滔滔黃浦如溝渠,農家爭水如爭珠。
數車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塗。
官司八月受災狀,我恐徵糧吃官棒。
相隨鄰里去告災,十石官糧望全放。
當年隔岸分吉凶,高田盡荒低田豐。
縣官不見高田旱,將謂亦與低田同。
文字下鄉如火速,逼我將田都首伏。
只因嗔我不肯首,卻把我田批作熟。
太平九月開旱倉,主首貧乏無可償。
男名阿孫女阿惜,逼我嫁賣賠官糧。
阿孫賣與運糧戶,即日不知在何處。
可憐阿惜猶未笄,嫁向湖州山裡去。
我今年已七十奇,饑無口食寒無衣。
東求西乞度殘喘,無因早向黃泉歸。
旋言旋拭腮邊淚,我忽驚慚汗沾背。
老翁老翁勿復言,我是今年檢田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