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瀛洲暮艤湖濱,向衡麓尋詩,湘水尋春,澤國紉蘭,汀州搴若,誰為招魂,空目斷蒼梧暮雲,黯黃陵寶瑟凝塵,世態紛紛,千古長沙,幾度詞臣。
何處春深好,春深富貴家。
馬為中路鳥,妓作後庭花。
羅綺驅論隊,金銀用斷車。
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貧賤家。
荒涼三徑草,冷落四鄰花。
奴困歸傭力,妻愁出賃車。
途窮平路險,舉足劇褒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執政家。
鳳池添硯水,雞樹落衣花。
詔借當衢宅,恩容上殿車。
延英開對久,門與日西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方鎮家。
通犀排帶胯,瑞鶻勘袍花。
飛絮沖球馬,垂楊拂妓車。
戎裝拜春設,左握寶刀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刺史家。
陰繁棠布葉,歧秀麥分花。
五疋鳴珂馬,雙輪畫軾車。
和風引行樂,葉葉隼旟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學士家。
鳳書裁五色,馬鬣剪三花。
蠟炬開明火,銀台賜物車。
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女學家。
慣看溫室樹,飽識浴堂花。
御印提隨仗,香箋把下車。
宋家宮樣髻,一片綠雲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御史家。
絮縈驄馬尾,蝶繞繡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輪立駐車。
入班遙認得,魚貫一行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遷客家。
一杯寒食酒,萬里故園花。
炎瘴蒸如火,光陰走似車。
為憂鵩鳥至,只恐日光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經業家。
唯求太常第,不管曲江花。
折桂名慚卻,收螢志慕車。
官場泥鋪處,最怕寸陰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隱士家。
野衣裁薜葉,山飯曬松花。
蘭索紉幽佩,蒲輪駐軟車。
林間箕踞坐,白眼向人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漁父家。
松灣隨棹月,桃浦落船花。
投餌移輕楫,牽輪轉小車。
蕭蕭蘆葉裡,風起釣絲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潮戶家。
濤翻三月雪,浪噴四時花。
曳練馳千馬,驚雷走萬車。
餘波落何處,江轉富陽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痛飲家。
十分杯裡物,五色眼前花。
鋪啜眠糟甕,流涎見麴車。
[杜甫詩云:路見麴車口流涎。]
中山一沉醉,千度日西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上巳家。
蘭亭席上酒,曲洛岸邊花。
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婦車。
齊橈爭渡處,一匹錦標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
玲瓏鏤雞子,宛轉綵球花。
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
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博弈家。
一先爭破眼,六聚鬥成花。
鼓應投棋馬,兵沖象戲車。
彈棋局上事,最妙是長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嫁女家。
紫排襦上雉,黃帖鬢邊花。
轉燭初移障,鳴環欲上車。
青衣傳氈褥,錦繡一條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娶婦家。
兩行籠裡燭,一樹扇間花。
賓拜登華席,親迎障幰車。
催妝詩未了,星斗漸傾斜。
何處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
蘭麝熏行被,金銅釘坐車。
杭州蘇小小,人道最夭斜。
威徹冰河,兵嚴玉帳,濟時人在壺天。妙齡談笑,圖畫上凌煙。但見勳書鼎鼐,誰知道、名列高仙。風雲會,鉤陳羽衛,綠鬢影貂蟬。綿綿。流慶遠,芝蘭秀髮,折桂爭先。占盛一門,文武更雙全。已餌瓊英絳雪,靈龜壽、何止千年。年年看,笙歌叢裡,金盞倒垂蓮。
先生不折桂,謫去抱何冤。
已葬離燕骨,難招入劍魂。
旅墳低卻草,稚子哭勝猿。
冥寞如搜句,宜邀賀監論。
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曉風。
鳥為傷賈傅,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
紅螺香灩金莖露,清興溢璇霄。玉盤光冷,雲鬢霧濕,丹闕煙銷。□□此夜,明年明月,何似今宵。西風喚我,瑤階折桂,綺檻吹簫。
倪瓚《蝶戀花 以上十六首百家詞本雲林樂府。此下》詩詞原文及賞析
夜永愁人偏起早。客鬢蕭蕭,鏡裡看枯槁。雨葉鋪庭風為掃。閉門寂寞生秋草。行路難行悲遠道。說著客行,真個令人惱。久客還家貧亦好。子二首折桂令二首水仙子一首小桃紅三首以其均為曲調,故不錄。又珊瑚網名畫題跋卷八載倪瓚題畫朝中措幽姿不入少年場一首,乃陸游詞,茲亦
昔聞武夷士,皆是帝曾孫。
李君即其人,命舛道常存。
愛子已折桂,華組耀閨門,
吾身可拂及,彩服歸丘園。
捧觴慶北堂,其樂不可言。
清溪環幽居,遠岫橫前軒。
彈琴詠招隱,芳意飄若蘭。
老夫無此分,何必矜彈冠。
紅螺香灩金莖露,清興溢璇霄。玉盤光冷,雲鬢霧濕,丹闕煙銷。□□此夜,明年明月,何似今宵。西風喚我,瑤階折桂,綺檻吹簫。
覽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瀟湘。
神彷彿而忽睹兮,雲滃滃而飛揚。
石磕磕而振崖兮,灝長瀾之洋洋。
登巉巖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鳥翔。
勁風為之振木兮,柔條悲嗚而似簧。
秋蘭時其未吐兮,芙蓉蔥籠而含香。
緬二妃之清塵兮,芳草藞焉有輝光。
佐重華之隆盛兮,風教垂於椒房。
伊任姒之母周兮,性沉靚而淑良。
佳媛千古鮮儷兮,郁金並爾噴香。
文姬蘇蕙焉可比兮,毛嬙西子亦匪其行。
慕窈窕之懿範兮,指內則以為方。
握芳椒以流盼兮,折桂枝而樹旌。
步前躅之愔悘兮,注烈思之荌。
夫何廢寢而忘餐兮,搜典籍而羅瑤瓊。
張丹檠而讀史兮,惟砥德之是榮。
翻規箴於往牒兮,心戰兢而惺惺。
發鬇鬡而慵整兮,志款款而弗更。
希太素之玄風兮,敢撫奩而渝舊盟。
恧貪穢之淟濁兮,誦《綠衣》而修名。
叩天閽而辟扉兮,謁鉤陳之坤靈。
睇太微之光芒兮,顧微軀其何生。
將法古以垂後兮,裁青編而見情。
庶誕降之不虛兮,弗顧影而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