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問答有來由,緣木求魚卒未休。
若妙旨尋知見會,還同撥火覓浮漚。
諸佛子,著眼看。
嚴霜晚露,徹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實際。
休問得皮得髓,徒誇見淺見深。
從來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對此,忍俊不禁。
閒引少林無孔笛,為君吹起小陽春。
滿眼覷不見,滿耳聽不聞。
一堂風冷淡,千古意分明。
華山東麓秦遺民,當時依山來避秦。
至今風俗含古意,柔桑淥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爭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來,欲飲三堂無事酒。
三堂本來一事無,日長睡起聞投壺。
床頭硯石開雲月,澗底松根斸雪腴。
山棚盜散人安寢,勸買耕牛發陳廩。
歸來只作水衡卿,我欲攜壺就君飲。
春雲覆老屋,孤僧正安禪。
繽紛雨天花,雲是千歲蓮。
誰知天上相,來結林下緣。
徜徉愛亭陰,灌木蒼虯然。
古意吊鳳穴,祖風契漁船。
豐隆亦解事,一掃千林煙。
光風尚駘蕩,芳物俱蕃鮮。
詩成史阿買,平處凌羲軿。
登臨賴陶寫,可但思平泉。
郊原問農事,柔桑起蠶眠。
緱氏古城裡,好道王道濟。
作詩有古風,讀書知古意。
朝來遺僕夫,遺我古石器。
結從天地初,生自一拳際。
工倕創規摹,般輸施剞劂。
淪茗北窗下,坐有羲皇思。
嗟予性迂鄙,齟齬居今世。
忝官污台省,曾無益時智。
退藏又濡滯,尚不離朝市。
闕地避煩暑,頗與營窟類。
誠非古人比,拜賜得無愧。
漫漫晴波,澹澹雲羅。傍春江、是處經過。桃花解笑,楊柳能歌。盡百年身,千古意,兩蹉跎。酒惡無聊,詩苦成魔。只閒情、不易消磨。幾人樵徑,何處山阿。恨夕陽遲,芳草遠,落紅多。
院荒有古意,僧少無人聲。
徘徊楠陰下,賞此落日明。
著書亦何急,寂寞身後名。
今年復止酒,歌舞陳空觶
不如且消搖,出門隨意行。
看竹入廢園,望江上高城。
纖纖素月出,靄靄蒼煙橫。
此夕當復奇,緱山吹玉笙。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趙高采歷競新作,胡母博學誇宏模。
是時小篆方挺出,蒼籀字畫勤芟除。
雲陽系囚變隸體,世喜簡便爭奔趨。
人文日巧偽日勝,古意自此皆荒蕪。
嶧山野火惟焦蘇,苦縣光和碑亦無。
宣王石鼓後來出,真贗莫訂徒嗟吁。
陽冰凜凜及前輩,字骨瘦硬中敷腴。
潮乎下筆亦清切,杜陵謂與李蔡俱。
寂寥恍已隔千載,游心藝苑惟長驅。
我朝巨筆惟章徐,武夷近數延陵吳。
吳君心近覷天巧,瘦不露骨肥不粗。
小字銀鉤鐵畫如,大字龍蛇相鬱紆。
上窮羲黃下秦漢,掎摭彝鼎並盤盂。
知音惜無浣花老,侯門欲曳鄒陽裾。
勸君行矣勿留滯,識真四海多通儒。
莫學婦人寫陰符,莫作奇字索酒沽。
十三學繡羅衣裳,自憐紅袖聞馨香。人言此是嫁時服,
含笑不刺雙鴛鴦。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聞郎名。
車馬駢闐賀門館,自然不失為公卿。是時妾家猶未貧,
兄弟出入雙車輪。繁華全盛兩相敵,與郎年少為婚姻。
郎家居近御溝水,豪門客盡躡珠履。雕盤酒器常不幹,
曉入中廚妾先起。姑嫜嚴肅有規矩,小姑嬌憨意難齲
朝參暮拜白玉堂,繡衣著盡黃金縷。妾貌漸衰郎漸薄,
時時強笑意索寞。知郎本來無歲寒,幾回掩淚看花落。
妾年四十絲滿頭,郎年五十封公侯。男兒全盛日忘舊,
銀床羽帳空颼飀。庭花紅遍蝴蝶飛,看郎佩玉下朝時。
歸來略略不相顧,卻令侍婢生光輝。郎恨婦人易衰老,
妾亦恨深不忍道。看郎強健能幾時,年過六十還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