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不可竄,探取隨已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獨。
危微恐懼心,此念施已熟。
學從西洛來,標傍相品目。
袖手看屋樑,表表知鴻鵠。
誰知胸中塵,往往盈斗斛。
及也而有知,寧不貽彼忸。
吳侯蚤作吏,未肯事邊幅。
得妙自聖處,了不關世俗。
頗知幽隱中,日月所照燭。
不敢欺秋毫,高情潔冰玉。
願言從君游,著鞭蹈前躅。
少年雖狂猶有限,遇酒時能傲憂患;即今狂處不待酒,混混長歌老巖澗。
拂衣即與世俗辭,掉頭不受朋友諫。
掛帆直欲截煙海,策馬猶堪度雲棧。
枵然癡腹肯貯愁?天遣作盎盛藜莧。
發垂不櫛性所便,衣垢忘濯心已慣。
眼前故人死欲無,此生行矣風雨散。
羞為塵土伏轅駒,寧作江湖斷行雁。
世俗甘枉尺,所願求直尋。
不知一律訛,大樂無完音。
見利心自搖,慮害安得深。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絲琴。
悲傷感舊俗,不類騷人淫。
又非避世翁,閔嘿遽陽暗。
嘐晨雞鳴,豈問晴與陰。
世人積寸木,坐使高樓岑。
晚歲臥草廬,誰聽梁甫吟。
它年楚倚相,儻能記愔愔。
營營天壤間,孰不為智使。
有美山中君,獨與世俗異。
一真不鑿若不愚,四體安然如止水。
人皆喜君得佳扁,我於其間有餘議。
一陰一陽分動靜,江河山嶽判流峙。
造行而欲辭其勞,造化之功亦息矣。
伊周孔孟心乎民,老氏莊蒙忘此世。
使四君子俱恝然,萬古滔滔孰經濟。
以拙而望巧,巧未及成拙。
先至晦巧而為拙,終焉多與巧相值。
逸者自逸勞者勞,天之降材爾殊爾。
君才足以應萬殊,袖手山林恐非計。
原君結力運天巧,卻換軒名與張子。
芳樹不合生深堂,座上似已聞生香。
乃知丹青逼造化,獨有真假爭毫芒。
枝外霏微包雨露,筆跡淋漓濕縑素。
遊蜂蛺蝶頻往來,今日經營知汝誤。
蜀川趙昌妙花樹,前後無人昌獨步。
師今合昌成一人,畫手紛紛那敢措。
上人筆下如有神,一掃欲空西洛春。
姚黃魏紫色憔悴,自覺筆假勝天真。
天工栽花苦榮謝,畫工運巧無冬夏。
天工巧極誰論價,輸帛傾金只酬畫。
將令世俗尊造化,呼僮卷障不復掛。
古人相馬不相皮,瘦馬雖瘦骨法奇。
世無伯樂良可嗤,千金市馬惟市肥。
騏驥伏櫪兩耳垂,夜聞秋風仰秣嘶。
一朝絡以黃金羈,旦刷吳越暮燕陲。
丈夫可憐憔悴時,世俗庸庸皆見遺。
又履自少聲名馳,落筆文章天下知。
開懷吐胸不自疑,世路迫窄多◇機。
鬢毛零落風霜摧,十年江湖千首詩。
歸來京國舊遊非,大笑相逢索酒◇。
酒酣猶能弄蛾眉,山川搖落百草腓。
愛君不改青松枝,念君明當整驂騑。
贈以瑤華期早歸,豈惟朋友相追隨,
坐使台閣生光輝。
廬山幾千仞,屹立並長江。楊瀾左裡,洪濤巨浪日舂撞。風止雪消冰淨,相與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巖壑響松檜,巨石激流淙。事幽尋,遺世俗,絕紛。幽花野草香滿,時有鶴飛雙。羨子買田築室,欲使浮嵐暖翠,坐臥對軒窗。我欲為君說,安得筆如槓。
靄靄初蒸雲,落落欲墜石。
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紅碧。
漁艇入煙小,松竹凌煙直。
西風漾碧波,扁舟恣崎側。
客從北方來,苦遭世俗迫。
登臨雖夙願,山川多未識。
浩蕩涉寒流,躋攀並蒼壁。
捫蘿窺鳥道,踏逕窮人跡。
清泉洗塵心,山鳥慣幽客。
逸興良未已,日下千崖赤。
十載孫承公,好具登山屐。
南山一尺雪,雪盡山蒼然。
澗谷深自暖,梅花應已繁。
使君厭騎從,車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
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
只樂聽山鳥,攜琴寫幽泉。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歸來始覺遠,明月高峰顛。
痛飲可以豪,謝病可以高,計之顧不審,老與世俗鏖。
丈夫本自許,四十擁旌旄,上馬不回顧,賊穴窮腥臊。
渭橋恥未雪,孰謂弓可櫜?此志竟悠悠,徂歲行滔滔。
一官客長安,燭下束弊袍,豈惟歎龍鍾,行恐悲焄蒿。
吾曹議古人,後亦觀吾曹;浮雲易變滅,公議終堅牢。
南山一尺雪,雪盡山蒼然。
澗谷深自暖,梅花應已繁。
使君厭騎從,車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
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
止樂聽山鳥,攜琴寫幽泉。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歸時始覺遠,明月高峰巔。
蘇軾《回先生過湖州東林沈氏飲醉以石榴皮書其家東》詩詞原文及賞析
白酒釀來因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西蜀和仲聞而次其韻三首東老沈氏之老自謂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詩有可觀者世俗何知貧是病,神仙可學道之餘。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問黃公覓素書。
符離道士晨興際,華岳先生屍解餘。
忽見黃庭丹篆句,猶傳青紙小朱書。
淒涼雨露三年後,彷彿塵埃數字餘。
至用榴皮緣底事,中書君豈不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