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錫的簡介和代表作
暫無
元朝 詩人 田錫的簡介 補充[1]
田錫(940~1003),字表聖,嘉州洪雅(今屬四川眉山市)人。生於晉高祖天福五年,卒於宋真宗鹹平六年,年六十四年歲。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黃巢之亂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漁灘鎮)。田錫初名繼沖後更名為錫,曾祖父、祖父均為當時洪雅之名士,父田懿,因子錫貴,累贈尚書左司郎中。
生平
田錫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諫著稱,同時又是一位革陳推新,影響後世深遠的文學家,被稱為宋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有《鹹平集》五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傳。
田錫幼時即聰穎過人,在村後九龍山靈池發蒙苦讀書,年少時求學於縣城西北五里的修文山中(迄今尚遺洗墨池,修文井),未及而立便揚名蜀中,洪雅附近的峨眉縣令楊徽之,犍為縣令宋白與他結為忘年交,詩文唱和引為高山流水,並為之延譽。在今天羅壩鎮南約5公里的阿吒山上,有田錫啟蒙讀書之處,被宋真宗賜名」科甲名山」。昔日田錫讀書時的讀書樓遺址、洗墨池、乳泉仍保存完好。
田錫三十歲後遊學長安,與後為翰林學士、官至禮部侍郎的韓丕同於長安白鹿書院、河南嵩山太乙書院刻苦攻讀,終於在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一舉登胡旦榜第二名進士榜眼及第,真可謂「一舉成名天下驚」。
田錫由榜眼入仕後,歷任左拾遺、河北轉運副使,右諫議大夫,史館修撰等職,田錫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諫著稱,即使是在被貶寂寥時,其好言時政缺失的秉性也不因此稍改,依然秉筆直書,勤諫不諱。把「文死諫、武死戰」這一古訓發揮到了極致。 在25年的政治生涯中,田錫歷仕太宗和真宗二帝。宦海沉浮二十五年以「諫」聞名,德高望重,滿朝頌服。鹹平六年(1033年),田錫病逝後宋真宗閱其遺表後深感遺憾,對宰相李沆說:「田錫直臣也。朝廷少有缺失,方在思慮,錫之奏章已至矣。若此諫官不可多得,天何奪之速乎!」
范仲淹親撰《墓誌銘》曰:「嗚呼田公!天下正人也。」蘇東坡在《田表聖奏議序》中,稱田錫為「古之遺直也!」
文學影響
田錫的「諫」名為後世所稱道,然而田錫還是一位革陳推新,影響後世深遠的文學家,被稱為宋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田錫著有《鹹平集》50卷,今已佚,乾隆四十五年《欽定四庫全書》總篡官紀曉嵐將明人安磐所集奏議,以及詩文合為三十卷錄入《四庫全書》集部,今猶存。紀曉嵐在《鹹平集》提要中寫道:「范仲淹作墓誌銘,司馬光作神道碑,而蘇軾序其奏議亦比之賈誼。為文操筆者皆天下偉人,則錫之生平可知也。詩文乃其餘事,然亦具有典型。其氣體光明磊落如其為人。固終非典忍者所得彷彿。」
田錫的詩聲律和諧,平易通俗,氣勢貫暢,境幽意雅,宛然如畫。田錫對宋初文壇的傑出貢獻還在於他的辭賦,宋初的文壇依然瀰漫著五代十國萎靡的文風,當時的文人士大夫還沉浸在「春花秋月」,「多少恨」等等使人意志消沉的詞風中不得自拔,田錫力圖通過自己的文學創作,革除文壇的積弊扭轉文風,為變革五代以來的文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並深深影響了後世。
田錫在辭賦創作中追求雄偉、豪放、之美,為宋初文壇創出了全新的路子,為革新文風作出了典範,使得宋初的文壇為之一變。田錫逝世31年後即(1037年),在他的家鄉——眉山誕生了一位大文豪——蘇軾。 在他的家鄉後世學子更是以田錫為榜樣,形成了濃厚的詩書氛圍,兩宋時期眉山共湧現了以「三蘇」為首的一千二百多名進士。洪雅縣將軍鄉董氏一門幾十年間共出了十三名進士,這在中國科舉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難怪宋真宗會驚歎「天下好學之士皆出眉山」,也難怪陸游對眉山會有「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的美譽。
問元朝 詩人 田錫的代表作 有哪些?
答元朝 詩人 田錫的代表作 包括:
《寄陳處士》《渭北春盡日作因思蜀洛舊遊寄太素》《句》《句》《惜春詞》《江南曲》《夏日即事》《擬古》《進瑞雪歌》《覽太素新編》。
問詩人田錫是哪個朝代的人?
答田錫 是 元朝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