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人負六斗兼蓑笠,米供兩兵更自食。
高卑日概給二升,六半才可供十日。
大軍夜泊須擇地,地非安行有程驛。
更遠不過三埂裡,或有攻圍或鏖擊。
十日未便行十程,所負一空無可索。
丁夫南運軍北行,相去愈遠不接跡。
敵聞兵侵退散隱,狡筭極深不可測。
師老凍餓無鬥心,精銳方出來戰敵。
古師遠行不裹糧,因糧於敵吾必得。
不知何人畫此計,徒困生靈甚非策。
但願身在得還家,死生向前須努力。
徵人白骨浸河水,水聲鳴咽傷人耳。
來時一十五萬人,凋沒經時存者幾。
運糧懼恐乏軍興,再符差點催餽軍。
比戶追索丁口絕,縣官不敢言無人。
盡將婦妻作男子,數少更及羸老身。
尪殘病疾不堪役,室中長女將問親。
暴吏入門便驅去,脫爾恐為官怒嗔。
紐麻纏腰袍印字,兩脛束布頭裹巾。
冥冥東西不能辨,被驅不異犬豕群。
到官未定已催發,哭聲不出心酸辛。
負米出門時相語,妻求見夫女見父。
在家孤苦恨竛竮,軍前死生或同處。
冰雪皸瘃遍兩腳,縣淚尋親望沙漠。
將軍帳下鼓無聲,婦人在軍軍氣弱。
星使奔問來幾時,下令倉黃皆遺歸。
聞歸南欲奔漢界,中途又為西賊窺。
淒惻自歎生意促,不見父夫不得哭。
一身去住兩茫然,欲向南歸卻望北。
四瀆水中大,尋源河最長。
未必通漢津,支機事荒唐。
導流始積石,以西入要荒。
龍門久東狹,橫潰走徐梁。
奔流俟其定,勢可一荒舫。
我來源桃渡,渾渾流濁黃。
艤舟不肯濟,奈此黃帽郎。
石瀨投千金,貞女可憐傷。
脫粟未為饑,短褐未為寒;眾毀心自可,身困氣愈完。
茆屋雖三間,趺坐則已寬;濁酒不滿瓢,浩歌有餘歡。
祿食妻子樂,功名後人看。
成敗兩蝸角,貴賤一鼠肝。
芒芒百年夢,底物堪控摶?不如學餐霞,駐此雙頰丹。
行披終南雲,飛渡黃河湍,巋然過空城,人言古長安,霜露蒙荊榛,喟然增永歎。
搬載渡黃河。金關牢閉鎖。運九還、須是功多。光透簾幃紅似火。見金錢、萬千朵。過水湧銀波。充開牛鬥過。進工夫、□□蹉跎。見個真人便是我。暗歡喜、笑呵呵。
聖朝能用將,破敵速如神。掉劍龍纏臂,開旗火滿身。
積屍川沒岸,流血野無塵。今日當場舞,應知是戰人。
晝渡黃河水,將軍險用師。雪光偏著甲,風力不禁旗。
陣變龍蛇活,軍雄鼓角知。今朝重起舞,記得戰酣時。
破虜行千里,三軍意氣粗。展旗遮日黑,驅馬飲河枯。
鄰境求兵略,皇恩索陣圖。元和太平樂,自古恐應無。
宣仁升遐司馬死,宋祚當時已中否。
豈知禍亂猶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簡書四出捷星馳,重見熙豐舊設施。
太室既崇荊國祀,朝堂新刊黨人碑。
廷臣往往多鉗口,四海禎祥無不有。
萬金寶藏造池台,千里樓船載花柳。
君臣自詫文德修,不數唐漢追商周。
陳鍾考鼓按雅樂,厲甲揚戈昧遠謀。
宮中從容萬機暇,酣飲逸游忘晝夜。
御輦時過宰相家,微行或飲倡樓下。
宣和殿內玉屏風,綺席金爐處處同。
詔遣內官宣畫史,時拈象筆極形容。
神機密運回天巧,萬歲齊呼盡稱好。
玉礱裝軸錦裁題,墨署花書朱篆寶。
心怡意適藝愈良,自道丹青過百王。
盡將兵籍付邊將,還信奸臣斥俊良。
契丹滅後金人喜,猶剖王封賞閹豎。
露布初騰紫陌塵,天驕已渡黃河水。
汴京鎖鑰一時開,雉扇鸞輿去不回。
圖書萬卷入沙漠,奎璧無光天為哀。
只今俯仰三百載,南北興亡幾更改。
廢陵已發社無基,尺素誰家尚收在?吾知此畫非人為,當
有神物常呵麾。
故留花鳥在人世,要俾後來懲戒之。
古來君德在仁義,小技雖工何足計。
不見昭陵一藝無,偉績鴻名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