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南陽,劉郎鄉國,依約楚俗秦風。英姿豪氣,耆舊笑談中。璫佩來從帝所,許洲花、潭菊從容。霜秋曉,涼生日觀,極目送飛鴻。主公。天下士,揮豪萬字,一飲千鐘。醉高歌起舞,喚醒人龍。我自人間漫浪,平生事、南北西東。辭公去,寒眸激電,曾識小安豐。
昔聞貴公子,乃是信陵君。
劍氣連秋水,英風邁長雲。
堂中愛養三千士,玉袍珠履何繽紛。
信陵一去幾千載,堂中今無一人在。
空餘城裡信陵亭,日見黃河走東海。
信陵亭右送飛鴻,豪士者誰張長公。
虯髯瀟灑眼如電,論吐何啻垂天虹。
身騎宛馬鐵花驄,霜蹄決裂耳生風。
四顧已無南海尉,一心要滅黑山戎。
朝發夷梁津,暮宿黎陽渚。
軒蓋狹廣路,翩翩皆龍舉。
春風澹蕩吹羅帷,宛如淥水蓮花池。
異代風流今有此,若問信陵那可知。
謫仙醉揖金陵月,浩歌目送飛鴻絕。
江城樽俎照清輝,樓台忽作煙霞宅。
長杯引竭北斗空,吳歈楚舞無顏色。
行行倒著紫綺裘,逕上蘭舟岸紗幘。
笑談欬唾驚魚龍,歷塊群山看滅沒。
石頭水底度冰輪,迢迢碾破澄空碧。
左回右盼生英風,聯袂招邀盡狂客。
相將醉臥綠蘿煙,三山不動鰲無力。
秦淮寂寂江月空,人物風流難南得。
雨溟濛。年年今日,農夫共卜新豐。登高隨處好,銀瓶突兀,南峙對三公。真珠漙露菊,更芙蓉、照水勻紅。但華發衰顏,不堪頻鑒青銅。相逢。行藏休借問,且徘徊、目送飛鴻。十年湖海,千里雲山,幾番殘照淒風。蟹螯粗似臂,金英碎、琥珀香濃。請細讀離騷,為君一飲千鐘。
天末起涼風。雲氣匆匆。如今何處有英雄。獨佩一壺溪上去,秋水澄空。絕壁聳雲中,倒掛青松。醉歌漢殿與秦宮。日現山西留不住,目送飛鴻。
累土創新亭,本擬還舊觀。
或言舊亭庳,視此才及半。
我方安樸拙,豈敢事輪奐。
言念夢幻身,終日困几案。
既未許自如,超然脫羈絆。
亦欲對江山,時發一笑粲。
自從得新亭,頓覺百憂散。
亭前柳色新,亭下荷花亂。
明月可坐邀,積雪堪俯玩。
憑欄送飛鴻,千里歸一盼。
詩成似有神,酒行俗無算。
取次亦足樂,胡為尚興歎。
恨吾年已衰,志不在游宦。
何當歸去來,終老湖山畔。
有客有客吾春湖,踏霜打門呼老夫。
寒溫粗了不暇坐,兩手奉我商山圖。
皓首龐眉發如漆,千古高人誰畫出。
疏行大字各題詩,頗類涪翁老年筆。
綺裡季,夏黃公,
春風拍浮酒兩鐘。仰天但覺宇宙窄,
麾麈一掃塵凡空。東園甪里更蕭散,
石鼎茶瓢風日晚。琵琶不作兒女悲,
橫琴靜送飛鴻遠。周家遺民方避秦,
留侯眼高識天人。翩翩小出奠危社,
落落高舉連青雲。感君持贈慰枯槁,
玉雪輝輝見諸老。何當乘鶴參翱翔,
風露清涼咽瑤草。
戴復古《伏龍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隱乃唐詩人陳陶故圃曾》詩詞原文及賞析
故人昔住金華峰,面帶雙溪秋水容。
故人今住伏龍山,陳陶故圃茅三間。
千載清風徐孺子,門前共此一湖水。
百花洲上萬垂楊,白鷗群裡歌滄浪。
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詩句今陳陶。
短衣飯牛不逢堯,何如繡鞍上著錦宮袍。
瓦盆對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觴泛碧葡萄。
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蓮膏。
吟成禿筆寫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揮毫。
再三問君君不對,目送飛鴻楚天外。
細讀山中招隱篇,超然意與煙霞會。
照影湖邊雙鬢皓,此計知之悔不早。
三椽可辦願卜鄰,荷鍤相隨種瑤草。
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登臨江山勝處,樓倚最高峰。好是夕陽低後,四野暮雲齊斂,遮盡遠山重。城郭參差裡,煙樹有無中。坐間客,才論鬥,氣如虹。揮毫萬字,舉雙白眼送飛鴻。莫問梅仙丹灶,休覓山靈蕙帳,追憶采芝翁。便草凌雲賦,歸奏大明宮。
小園雨霽秋光轉。天氣微寒猶暖。黃菊紅蕉庭院。翠徑苔痕軟。眼前明快眉間展。細酌霞觴不淺。一曲廣陵彈遍。目送飛鴻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