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送春,今日送君,難禁別離。正桃花水滿,遠歸江浙,楝花風起,輕出京師。早把功名,置之身外,世上何愁可皺眉。從今去,但求田問捨,此意誰知。當年交友全希試屈指諸君更有誰。說郭髯磊落,猶居判府,許翁清健,已謝簽司。回首南關,悵然如夢,幾度憑欄費所思。煩傳語,甚孤懷索莫,不寄新詩。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小者士庶攜卷軸,大者王侯縑制。
門前踏斷鐵門限,苦向王孫覓真跡。
有時乘興掃龍蛇,圖畫紙素動成疋。
有時厭俗三歎息,何乃以此為人役。
如池如溝棄殘墨,如塚如陵堆敗筆。
太湖西畔松雪齋,七弦風清碧山碧。
桃花水肥釣鱖魚,春雨春風一蓑笠。
胡為捨此復塵埃,鳴鞭更上金台驛。
白馬四十二章來,一大藏今五千帙。
訂訛補訛重繕寫,金字琅函較甲乙。
考工記屬冬官卿,潤文使專宰相職。
北門學士董此事,一儒迥勝緇輩百。
精神如玉鬢如漆,天上知己密如櫛。
省台要官俱可得,還自管城子中出。
右軍寫經博白鵝,孰與明時見數多。
壯哉陳明之,有此兩玉驄。
一驄色作葡萄錦,一驄雪尾雲為鬃。
咄哉明之此非畫,兩胡碧眼睛相射。
手中綠繩三尺捶,人馬意態俱閒暇。
燕郊二月沙草春,淡風艷日開煙塵。
兩龍浴罷桃花水,迥視八極生精神。
十年侍朝未央殿,西北貢馬尋常見。
駑駘豈有仗下材,空勞萬乘臨軒看。
有如此圖誠不多,舉足萬里無山河。
試令放馳九折阪,定與飛鶻爭先過。
神物不受人間役,冥冥天意應相屬。
明朝卷軸送還君,莫使春雷驚我屋。
古堤老柳藏春煙,桃花水下清明前。
江南太守見之笑,擊鼓插旗催解船。
侍中令德宜有後,學士清才方少年。
文章秀粹得家法,筆畫點綴多餘妍。
藏書萬卷復強記,故事累朝能口傳。
來居侍從乃其職,遠置州郡誰謂然。
交遊一時盡英俊,車馬兩岸來聯翩。
船頭朝轉暮千里,有酒胡不為留連。
三月桃花水發洪,游魚挾雨乘長風。
去折禹門浪三重,滿意須臾蛻為龍。
門道潭潭右齒齒,魚初踴躍中委靡。
豈後有挽前有柅,雷猶未與火其尾。
破山霹靂放焰燒,平睨海花輕一跳。
拿雲攫霧撲九宵。吾骨雅似龍坎坷,
已拾龍門猶隔鎖,化龍莫惜五雷火。
紅雨斜斜作陣,綠雲碎碎成堆。武陵溪口幾人迷。桃花水,流入不流回。夏日董風殿閣,秋宵寶月樓台。仙凡境界隔塵埃。青鸞客,歸去又歸
悵望逢張女,遲回送阿侯。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
妙選茱萸帳,平居翡翠樓。雲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
上掌真何有,傾城豈自由。楚妃交薦枕,漢後共藏鬮。
夫向羊車覓,男從鳳穴求。書成祓禊帖,唱殺畔牢愁。
夜杵鳴江練,春刀解若榴。像床穿幰網,犀帖釘窗油。
仁壽遺明鏡,陳倉拂綵球。真防舞如意,佯蓋臥箜篌。
濯錦桃花水,濺裙杜若洲。魚兒懸寶劍,燕子合金甌。
銀箭催搖落,華筵慘去留。幾時銷薄怒,從此抱離憂。
帆落啼猿峽,樽開畫鷁舟。急弦腸對斷,翦蠟淚爭流。
璧馬誰能帶,金蟲不復收。銀河撲醉眼,珠串咽歌喉。
去夢隨川後,來風貯石郵。蘭叢銜露重,榆莢點星稠。
解佩無遺跡,凌波有舊遊。曾來十九首,私讖詠牽牛。
拍堤綠漲桃花水。畫船穩泛東風裡。絲雨濕苔錢。淺寒生禁煙。江山留不祝卻載笙歌去。醉倚玉搔頭。幾曾知旅愁。
撐船碧江上,春日何遲遲。汀花最深處,拾得鴛鴦兒。
漁父無憂苦,水仙亦何別。眠在綠葦邊,不知釣筒發。
樵叟無憂苦,地仙亦何別。茆屋岸花中,弄孫頭似雪。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劈劈數片帆,去去殊未已。
仁政無不及,乳獺將子行。誰家苦竹林,中有讀書聲。
顧阿瑛《蝶戀花 三月二十日,陳浩然招觀音山,宴張》詩詞原文及賞析
曲,郯雲台為之心醉,口占春江暖漲桃花水。畫舫珠簾,載酒東風裡。四面青山青似洗。白雲不斷山中起。過眼韶華渾有幾。玉手佳人,笑把琵琶理。枉殺雲台標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