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催入峽,慘慘去何之。
共指蒼山路,來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滿,古樹野籐垂。
浩蕩荊江遠,淒涼蜀客悲。
遲回問風俗,涕泗憫興衰。
故國依然在,遺民豈復知。
一方稱警蹕,萬乘擁旌旗。
遠略初吞漢,雄心豈在夔。
崎嶇來野廟,閔默愧常時。
破甑蒸山麥,長歌唱竹枝。
荊邯真壯士,吳柱本經師。
失計雖無及,圖王固已奇。
猶余帝王號,皎皎在門楣。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後聲遲。
怪來調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江南人家多橘樹,吳姬舟上織白紵。土地卑濕饒蟲蛇,
連木為牌入江祝江村亥日長為市,落帆渡橋來浦裡。
青莎覆城竹為屋,無井家家飲潮水。長江午日酤春酒,
高高酒旗懸江口。倡樓兩岸懸水柵,夜唱竹枝留北客。
月光微,簾影曉。庭院深沉,寶鼎餘香梟。濃睡不堪聞語鳥。情逐梨雲,夢入青春杳。海棠陰,楊柳杪。疏雨寒煙,似我愁多少。誰唱竹枝聲繚繞。□□臨風,自訴東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