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郎相家子,被服一寒士。
不味膏粱珍,嗜書如嗜芰。
仕途樂平進,欲上行或止。
制使護瀛壖,婉畫幕中試。
不避癡兒譏,但欲了官事。
君賢他可及,好善無與比。
公餘仍進學,訪問無鉅細。
片言苟有聞,必欲窮根柢。
一介有可觀,窮閻必躬履。
老我甘投閒,衡門人所棄。
惟君異時好,時來訪生死。
淡交久而敬,清談或移晷。
一朝語余別,摻祛不容已。
向來二三公,頗亦同臭味。
去去群欲空,今君又行矣。
欲歸投金瀨,尚眷甬東水。
結交多老蒼,要路有知己。
青氈我家舊,勉旃收上第。
先聽傳除書,使我喜不寐。
別後未想忘,毋愛書一紙。
別來幾度秋風,數千里外還重遇。虛齋畫掩,厭厭多病,賴君看護。鵝鴨比鄰,魚蝦市井,擬留余祝被催人天上,除書一紙,又催過、江南去。一夜扁舟風雨。問誰知、此時情緒。明朝回首,荒城古塔,離亭高樹。點檢囊中,錦*半是,秋巖佳句。待從今,且把新詞閣起,共何人賦。
眾星若銀礫,老桂臥海底。
中夜熱不解,病叟推枕起。
悲蟲號草根,孤螢照野水。
樹頭風急生,喘汗真一洗。
追憶總角初,學古頗自喜。
祝身願耆老,常恐抱志死。
豈知才術疏,空自凋發齒。
功名永無期,祿不飽妻子。
歸耕力又憊,得粟半糠秕。
詩書不可賴,如倚折足幾。
大兒逾六十,逐食走千里,路途況艱梗,累月書一紙。
豈不念歸省,屢請輒見柅。
幸吾未極衰,汝行姑少止。
二十年前轉眼事,憶共郎君醉城市。
阿母烹雞續夜筵,夜深燭短天如水。
我母當時亦不嗔,郎君過我亦主人。
兩家酣醉無日夜,壇愁甕怨杯生菌。
只今白首二十載,我母不在爾母在。
八十重逢生日來,雙扉況復門庭改。
我今破網未番然,兩翅猶在彈丸邊。
郎君長寄書一紙,阿母多應贊一言。
上壽誰人姓張者,圖裡萱花長不謝。
阿母但辦好齒牙,百歲筵前嚼甘蔗。
十年所聞溢吾耳,去年誦君書一紙。
古人三語得奇士,況此磊落數百字。
相逢千財萬壑裡,有客如君請兄事。
才高自古人所忌,認縞不售反驚世,
好詩取客如券契。我無三者猶至是,
如君之貧不可避。如君之貧不可避,
呼舟徑渡寒潮外。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
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
及餘生兩雛,將以托宗祀。
既欲承箕裘,當令業經史。
無何我多故,謫戍向邊鄙。
迢迢父子心,隔越數千里。
惟恐有存歿,不暇較賢否。
漂流無定居,歲月動盈紀。
幸余初還家,無恙共驚喜。
踉蹌拜我前,並立肩可比。
弱質雖成人,愚呆誠可恥。
大兒僅識丁,唯足代耘耔。
小兒復癡頑,真乃豚犬耳。
近令親筆硯,十日書一紙。
我欲痛責渠,隱忍輒中止。
邢君義方訓,諸郎盡賢嗣。
芝蘭滿階庭,玉樹映屏幾。
歲時行具慶,稱壽羅拜跽。
嘉賓每過從,迎立具甘旨。
瞻彼天倫間,藹若和風裡。
椿桂同敷榮,雨露光薿薿。
緬懷燕山竇,今昔良可擬。
所云陰報德,諒亦自茲始。
詩成發三歎,愧我曷能企。
豈惟頌君賢,尤當示吾子。
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
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
人誰樂離別,坐貧至於此。
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
波橫吞舟魚,林嘯獨腳鬼。
野飯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時,猶倖免笞箠;庭參亦何辱,負職乃可恥。
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一錢亦分明,誰能肆讒毀?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
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
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山門雖被嘲,歸捨卻睡美。
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嶽峙;汝以通家故,或許望燕幾,得見已足榮,切勿有所啟。
又若楊誠齋,清介世莫比,一聞俗人言,三日歸洗耳;汝但問起居,餘事勿掛齒。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里,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
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汝去三年歸,我儻未即死,江中有鯉魚,頻寄書一紙。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沈沈千里。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趙蕃《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詩詞原文及賞析
郊原莽莽吹黃埃,余暑已去若復來。
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
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
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
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
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寂寞深閨裡。
憶東風,泥金乍報,若何歡喜?撤帳筵圍停燭夜,細問當時原委。
更密詢燒香詩婢。
西捨東鄰多士女,但駢頭附耳誇雙美。
不能答,笑而已。
郎君持贈無多子。
獻妝台,官衣一襲,鸞書一紙。
又剩有紅線餅餤,合巹同嘗甘旨。
珍重說天恩如此。
明年攜得神仙眷,料趨朝不過花磚矣。
同夢者,促君起。
青樓臨遠水。樓上東風飛燕子。玉鉤珠箔,密密鎖紅藏翠。剪勝裁幡春日戲。簇柳簪梅元夜醉。閒憶舊歡,暗彈新淚。羅帕啼痕未洗。愁見同心雙鳳翅。長安十日輕寒,春衫未試。過盡征鴻知幾許,不寄蕭娘書一紙。愁腸斷也,那人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