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元韻》詩詞原文及賞析
東鄰主人游不歸,悲歌夜夜聞舂相。
門前人鬧馬嘶急,一家喜氣如春釀。
王事何曾怨獨賢,室人豈忍交謫謗。
大兒踉蹡越門限,小兒咿啞語繡帳。
定教舞袖掣伊涼,更想夜庖鳴甕盎。
題詩送酒君勿誚,免使退之嘲一餉。
漢陽門下士,車騎幕中賓。
志節初皆壯,風流久更新。
樞庭承遠派,郎位襲清塵。
雅淡琴聲古,溫純玉性真。
詩書來射策,慈惠起臨人。
淮海褰帷久,褒斜叱馭頻。
政平無橫史,刑省絕冤民。
汴路揚旌出,吳門擁節巡。
持權心似水,待物氣如春。
懋德垂承詔,遺榮遽乞身。
行高寧系俗,道勝不憂貧。
北絕分琳館,西歸近紫宸。
鴻飛開羽翼,驥逸圳精神。
卻理煙霞宅,重尋水石禽。
青嵩銷鶴怨,碧洛見鷗馴。
故友欣聯璧,諸儒慕墊巾。
學兼鴻寶異,興與赤松親。
激勸留方冊,驚傳動縉紳。
浮雲雖抗意,仄席正逢辰。
只恐尊廉退,丁寧致軟輪。
往事休尋訪。幸老來、筋力差強,未須扶杖。收腳八風波外立,一片虛空蕩蕩。誤壽者、本來無相。今日不知何日也,便戊申、重見何須賞。大夢曲,此時唱。團欒兒女溪堂上。且一觴、一詠陶然,此情堪暢。漫說神仙華屋好,縹緲嶠壺蓬閬。這浮幻、也難憑仗。何似熏風來歲歲,藹一家、和氣如春釀。婚嫁了,盡閒放。
君侯昂然百夫雄,近之和氣如春風。
揚眉高論多折衷,眾人斂衽稱名通。
發為詩章燦璧琮,氣豪筆健敏且工。
口占欲使十手供,春雲容與朝霞烘。
肯如空階號秋蟲,槁項巖穴甘老窮。
是將織文裨袞龍,潤色造化分天功。
奏之清廟流笙鏞,宜使正笏趨槐楓。
發舒平生學古胸,時吐奇論驚群公。
久矣高門映衰宗,金蘭投分自諸翁。
我嘗聯曹愧凡庸,竭蹶道上昔所同。
朔雪撲面花蒙茸,六龍先路如雲從。
重來苕溪奉從容,好若膠漆始且終。
先後唱和如歌鐘,君還清班朝九重。
我將轂下居治中,他時涉筆朱墨業。
已見矯翼凌長空,一笑道舊雙頰紅。
相別始一歲,幽憂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樂多悲患。
每憶少年日,未知人事艱。
顛狂無所閡,落魄去◇牽。
三月入洛陽,春深花未殘。
龍門翠鬱鬱,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見已開顏。
不暇謁大尹,相攜步香山。
自茲愜所適,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賢。
希深好風骨,迥出風塵間。
師魯心磊落,高談羲與軒。
子漸口若訥,誦書坐千言。
彥國善飲酒,百盞顏未丹。
幾道事閒遠,風流如謝安。
子聰作參軍,常跨跛虎韉。
子野乃禿翁,戲弄時脫冠。
次公才曠奇,王霸馳筆端。
聖俞善吟哦,共嘲為閬仙。
惟予號達老,醉必如張顛。
洛陽古郡邑,萬戶美風煙。
荒涼見宮闕,表裡壯河山。
相將日無事,上馬若鴻翩。
出門盡垂柳,信步即名園。
嫩籜筠粉暗,淥池萍錦翻。
殘花落酒面,飛絮拂歸鞍。
尋盡水與竹,忽去嵩峰巔。
青蒼綠萬仞,杳藹望三川。
花草窺澗竇,崎嶇尋石泉。
君吟倚樹立,我醉欹雲眠。
子聰疑日近,謂若手可攀。
共題三醉石,留在八仙壇。
水雲心已倦,歸坐正杯盤。
飛瓊始十八,妖妙猶雙環。
寒篁暖鳳嘴,銀甲調鴈弦。
自製白雲曲,始送黃金船。
珠簾卷明月,夜氣如春煙。
燈花弄粉色,酒紅生臉蓮。
東堂榴花好,點綴裙腰鮮。
插花雲髻上,展簟綠陰前。
樂事不可極,酣歌變為歎。
詔書走東下,丞相忽南遷。
送之伊水頭,相顧淚潸潸。
臘月相公去,君隨赴春官。
送君白馬寺,獨入東上門。
故府誰同在,新年獨未還。
當時作此語,聞者已依然。
慶元二年春,有詔來自東。
曰東川漕臣,憂國盡變通。
東川十五郡,連年歲不豐。
國計僅以足,民力幾窮空。
賴茲經綸手,調護遂奏功。
曰維榷牧司,有言驚聖聰。
咨爾予漕臣,僉言爾惟忠。
往哉其撫事,惟和惟其中。
蜀人聞天書,喜氣如春風。
竊思斟酌權,大概不可窮。
在昔元佑間,委付失狂童。
苞苴肆分行,錐刀到心胸。
小蘇抗章論,大蘇以詩攻。
至今百世下,得失爛如烘。
明公冰霜姿,材業尤雄雄。
剸割一指間,妙用付天工。
鳥獸雖無知,好惡人則同。
覿德自來馴,遇暴輒興戎。
從茲三邊人,稽首不敢凶。
蜀人願公留,天子將思公。
謂公曰還歸,其以來年冬。
雨過雲容掃。使星明、德心高揭,福心旁照。槐屋猶喧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節、雲間縹緲。和氣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晨鵲噪,有佳報。天家黃紙除書到。便歸來、昇華天下,安邊養浩。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會早。遍西郡、歡聲多少。人道菊坡新醞美,把一觴、滿酌歌難老。瓜樣大,安期棗。
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燈影戲;
春前臘後天好晴,已向街頭作燈市。
疊玉千絲似鬼工,剪羅萬眼人力窮;
兩品爭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東風。
兒郎種麥荷鋤倦,偷閒也向城中看;
酒壚博*雜歌呼,夜夜長如正月半。
災傷不及什之三,歲寒民氣如春酣;
儂家亦幸荒田少,始覺城中燈市好
翩翩貴公子,和氣如春溫。
傾蓋一晤語,肯吐胸中真。
江頭雨新霽,浮鷁波鱗鱗。
騎鳳吹玉簫,歸歟覲慈親。
我老無所營,君方富青春。
後會未有期,人來時嗣音。
毛穎二十輩,深衷致慇勤。
助君賦子虛,高飛到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