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儀表黃東阿,華詞藻辯如懸河。
秋波千頃撓不濁,但覺四坐春風和。
早年通籍絲綸閣,詔選儒臣拯民瘼。
百里柯亭棲鳳鸞,一麾古鄆翔雕鶚。
交陳百務情非愆,偶蹶霜蹄眾所憐。
歸來倅領文翁鐸,回首傷心叔夜弦。
朝夜開卷披光彩,一似驪珠照滄海。
弟子誰為宋玉招,故人獨有山公在。
愁來翹首悵東津,海水潺潺海上昏。
惟有白雲山萬疊,百年從此憶清塵。
白雲山下春光早,少年冶遊風景好。
載酒秦陀避暑宮,踏青劉呼鸞道。
木棉花落鷓鴣啼,朝漢台前日未西。
歌罷美人簪茉莉,飲闌稚子唱銅鞮。
繁華往似東流水,昔時少年今老矣。
荔子楊梅幾度紅,柴門寂寂秋風裡。
霜淨天空心共遠,一縷游絲無可剪。
欲識人間真道人,眼近紅塵念頭轉。
歷歷落落一禿翁,取數過多邴曼容。
從今教子為牧童,豈復敢望銘鼎鐘。
閒朋冷友時相聚,方寸不無暗合處。
谷神玄牝要深知,釣竿須拂珊瑚樹。
秋風慄憀宋玉宅,湍波磕湧三閭祠。
行人莫蚩我邦陋,離騷千古芳菲菲。
使君玉立筍班上,得州如斗不薄之。
冠峨切雲佩陸離,欲與二了論襟期。
官居彷彿蓬島似,翠霧白雲山四圍。
向來專懷須巖壑,愛此線溜來逶迤。
搜巖剔藪作幽事,便有一派銀河垂。
釀泉為酒旨且冽,環滁之樂同一時。
有時痛飲挾騷讀,聲和泉石含余悽。
天涯有客倦行李,雲間小隊來追隨。
窺公心源瑩澄澈,亦如此水涅不緇。
裡無追胥關薄征,峽山今是春台熙。
邦人恐公日邊在,誰卹我老字我蚩。
何人勒銘泉上石,後千萬年甘棠詩。
龐居士悟心於馬駒下,裴相國得大用於黃櫱棒頭。
雖相去數百年間,其金聲玉振聯環不斷。
彼時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時有宗古先生仁義禮信。
根於心而能此心確然履踐,佛祖大解脫門誠不讓耳。
白雲山月未足為齊,寒檜青松堪同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