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浸連吳越,高躔直鬥牛。
玄明開別府,江伯匯支流。
象緯元精逼,神奸秘怪裒。
番君疏帶礪,彭蠡壯襟喉。
赴隙如無地,憑壖忽有州。
津涯逾寫潤,窟宅定刳幽。
島認瀛鰲戴,濤疑陣馬蒐。
珠跳憐雨駛,鏡滑識風收。
樹帶喬枝隱,山余短碧福
窺覘疲罔象,睥睨忲陽侯。
漾月都迷皓,蒸雲間作油。
涵濡均藻荇,冗長到{中八兩邊各一點}鰍。
蜃幻明噓閣,龍腥夜拔湫。
萬尋縣圃玉,一帶洞庭秋。
盈縮知誰紀,吞併似力揫。
鯉矜封赤鯇,龜笑斥朱眸。
嵌竇扶桑齧,珍文匠石鎪。
鷗群馴野客,蚖肆傲潛虯。
罟數筐零霰,檣輕弩激鍭。
孰分浮瓠澨,或訝繞蛇丘。
絃索延商婦,舽艭送莫愁。
陶朱誠得策,神禹想遺憂。
端稱潺湲弄,非無隱伏搜。
豆分高下渚,葦視去來舟。
血脈乾坤活,瘡痍稼穡瘳。
披猖包息壤,瑣碎略浮漚。
蓮女嬋娟棹,漁郎芼燥甌。
有人搴繡被,無客傲鹴裘。
貨貝窮乾沒,醪羞肅丐求。
束枯論沃釜,戒覆比傾輈。
眾水杯盂外,他年吐納尤。
鵲填功未議,鯨吸志應酬。
何事輕思濟,吾防果未周。
阽危心骨醉,飄泊面顏羞。
敢計乘桴去,何知戴笠游。
片帆真擾擾,只影轉悠悠。
卑溼嗟梁傳,星霜掛魏牟。
勞歌慚儒子,破簏付平頭。
烏豉緣蓴置,黃糧為鱠謀。
清螺取歸日,穩棹聽夷猶。
虞集 《蘇武慢 鳴鶴餘音全真馮尊師,本燕趙書生,》詩詞原文及賞析
曲,高潔雄暢,最傳者蘇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遺世之樂,後十篇論修仙之事。曾稽費無隱獨善歌之,聞者有凌雲之思,無復流連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遠,則與無隱歌而和之。無隱曰,公當為我更作十篇。居兩年,得兩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陽協洽之年,當嘉平之月,長兒之官羅福予與客清江趙伯友,臨川黃觀我、陳可立游。樂叔吳文明,平陽李平幼子翁歸,泛舟送之。水涸,轉鄱陽湖,上豫章,遇風雪,十五六日不能達三百里。清夜秉燭,危坐高唱,二三夕間,得七篇半。每一篇成,無隱即歌之。馮尊師天外有聞,得七篇半。每一篇成,無隱即歌之。馮尊師天外有聞,能乘風為我一來聽耶。明春,舟中又得二篇,並無俗念一首。後三年,仙遊山彭致中取而刊之,與瓢笠高明共一笑之樂也。道園道人虞集伯生自笑微生,凡情不斷,輕棄舊磯垂釣。走馬長安,聽鶯上苑,空負洛陽年少。玉殿傳宣,金鑾陪宴,屢草九重丹詔。是何年、夢斷槐根,依舊一蓑江表。天賜我、萬疊雲屏,五湖煙浪,無限野猿沙鳥。平明紫閣,日晏玄洲,*發太霞林杪。蒼龍騰海,白鶴衝霄,顛倒一時俱了。望清都、獨步高秋,風露洞天初曉。
秋高水初落,鱗介滿沙脊。
浩如太倉粟,寧複數以粒。
紛紛漁舟子,疑若挽可拾。
橫湖沉密網,脫漏百無十。
蟲蝦雜魴鯉,駢首吐微濕。
小人利口實,刀機污鱗鬣。
鯤鯨亦狼狽,風雨移窟宅。
玉淵有神祠,變化在噓吸。
胡寧飽羶香,忍視萬魚急。
幽潛不足恃,感歎百憂集。
寄謝漆園吏,於計未為得。
泊舟番君湖,風雨至夜半。
求濟敢自必,苟安固所願。
孤愁知無益,暫忍復永歎。
夜久忽自睡,倦極不知且。
舟人呼我起,順風不容緩。
半篙已湖心,一葉恰鏡面。
仰見雲衣開,側視帆腹滿。
天如琉璃鐘,下覆水晶碗。
波光金汁瀉,日影銀柱貫。
康山杯中蛭,廬阜帆前幔。
豁然地無蒂,渺若海不岸。
是身若虛空,御氣游汗漫。
初憂觸危濤,不意拾奇觀。
近歲六暄涼,此水三往返。
未涉每不寧,既濟輒復玩。
游倦當自歸,非為猿鶴怨。
鄱陽湖浸東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萬頃。
我昔乘槎渤澥間,眇視天溟坎蛙井。
浪何為而起於青雲之底,日何為而碎於泥沙之裡。
太極初分一物無,天水相包若雞子。
揚瀾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與盧敖洗龜殼。
斗大孤山沒處藏,斸取來搘鼎鐺腳。
胸中八九吞雲夢,似此蹄涔亦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東東復東,指麾魚鱉騎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