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彼鄒氏女,其父嘗籍兵。
嫁作耕夫妻,婦道以勤稱。
厥夫惰農業,居肆寄郊坰。
薪爨不時給,貯粟未滿瓶。
行年三十餘,臉白兩鬢青。
誰家馬上郎,一見願目成。
留連不忍去,斜紅掛日鉦。
攜籃夫偶出,次第陳私情。
示以篋中金,持贈固不輕。
正色叱走之,郎馬不及乘。
未幾老狂生,補被問宿程。
百計稍與語,酌酒欲同傾。
窗前理殘麻,不顧空丁寧。
復出綺香囊,藉以五花繒。
擎來通鄭重,雖受心不平。
收之置敝篋,生意正經營。
託言姑少待,反把柴門扃。
長聲呼四鄰,悲切不忍聽。
逡巡夫亦歸,繫縛訴縣庭。
縣官頗嫉惡,慰遣壯其能。
無幾三歎息,恨今無肉刑。
吾聞秋胡妻,死有不朽名。
又聞昔羅敷,語直理甚明。
人生各有偶,勿用行兼併,
奈何世混濁,強暴相侵陵。
鄒本微賤人,姆傅初不經。
何況抱貧苦,宋身屹長城。
後世跡其事,足媲古烈貞。
誰秉董狐筆,大書播余馨。
東城沙軟馬蹄輕。清和雨乍晴。柳陰曲徑泣流鶯。淒涼不忍聽。休苦怨,莫悲鳴。何須雨淚傾。但將巧語寫心誠。東君肯薄情。
人道有情須有夢,無夢豈無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夢怎生成。伊若忽然來夢裡,鄰笛又還驚。笛裡聲聲不忍聽。渾是斷腸聲。
既老又不全,始得離邊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時日一百,來時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棄狐兔塋。
所願死鄉里,到日不願生。聞此哀怨詞,唸唸不忍聽。
惜無異人術,倏忽具爾形。
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始經瞿塘峽,遂步巫山巔。
巫山高不窮,巴國盡所歷。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
飛步凌絕頂,極目無纖煙。卻顧失丹壑,仰觀臨青天。
青天若可捫,銀漢去安在。望雲知蒼梧,記水辨瀛海。
周遊孤光晚,歷覽幽意多。積雪照空谷,悲風鳴森柯。
歸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響啾啾。辭山不忍聽,揮策還孤舟。
鄱陽江頭逢道人,昔我先子游從親。
口誦先子詩,別來三十春。
我悲不忍聽,泫然淚沾巾。
道人見我少小日,嗟我老大空埃塵。
我謂道人言,姑願有所陳。
公孫希世董生逐,子貢結駟原憲貧。
伯夷采薇避周粟,許由洗耳為堯民。
道雖有用捨,天實為屈伸。
子誠空門士,胡為甘隱淪。
邇來拔士到屠販,圈牢往往生麒麟。
延英賜對不膜拜,下視羅什來姚秦。
方袍騎馬使絕域,賀蘭山前無縉紳。
如子固不羈,何不自化青雲身。
今我迂疏不知返,悠悠如海空迷津。
無錢買山廬峰下,行欲東來長水濱。
子如厭世欲已矣,來寄瓶錫為吾鄰。
淮陰古壯士,甚感漂母情。
而況我同氣,由來恩愛並。
一朝遭世患,捨之以徂征。
惟當欲去時,涕泗下交傾。
荏苒歲年莫,兩鬢各星星。
每念焚須事,怛焉心內驚。
老去成飄蕩,所志在偷生。
顧往申申詈,詈我久遠行。
我欲喻中懷,獨有絃歌聲。
絃歌清且悲,一鼓淚已零。
再鼓三歎息,四座不忍聽。
可隨晨風去,長跪陳素情。
聖皇應歷數。
正康帝道休。
九州鹹賓服。
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諸公。
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
舊章鹹率由。
侍臣省文奏。
陛下體仁慈。
沉吟有愛戀。
不忍聽可之。
迫有官典憲。
不得顧恩私。
諸王當就國。
璽綬何累縗。
便時捨外殿。
宮省寂無人。
主上增顧念。
皇母懷苦辛。
何以為贈賜。
傾府竭寶珍。
文錢百億萬。
采帛若煙雲。
乘輿服御物。
錦羅與金銀。
龍旗垂九旒。
羽蓋參班輪。
諸王自計念。
無功荷厚德。
思一效筋力。
糜軀以報國。
鴻臚擁節衛。
副使隨經營。
貴戚並出送。
夾道交輜軿。
車服齊整設。
韡曄耀天精。
武騎衛前後。
鼓吹簫笳聲。
祖道魏東門。
淚下沾冠纓。
扳蓋因內顧。
俛仰慕同生。
行行將日暮。
何時還闕庭。
車輪為徘徊。
四馬躊躇鳴。
路人尚酸鼻。
何況骨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