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文字無一精,少學五言希李陵。
當時巨公特推許,便將格力追西京。
卞和無足定抱寶,乘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馬不逢,皇皇何之饑欲倒。
還思二十居洛陽,公侯接跡論文章。
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爭誦之。
其鋒雖銳我敢犯,新語能如夏侯湛。
於今窮困人已衰,不見懸金規呂覽。
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璣獲斗奈我何。
太行天下脊,黃河出崑崙。
山川形勝地,歷世多名臣。
哀哉六十年,左衽淪胡塵。
抱負雖奇偉,沒齒不得伸。
老夫實好義,北望常酸辛。
何當擁黃旗,逕涉白馬津?窮追殄犬羊,旁招出鳳麟。
努力待傳檄,勿謂吳無人!
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遊飄不返,惟有蒼蒼楓桂林。
楓葉蕭蕭桂葉碧,萬里遠來超莫及。
乘龍上天去無蹤,草木無情空寄泣。
水濱擊鼓何喧闐,相將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載,滿船哀唱似當年。
海濱長鯨徑千尺,食人為糧安可入?
招君不歸海水深,海魚豈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無人,可憐懷王西入秦。
秦關已閉無歸日,章華不復見車輪。
君王去時簫鼓咽,父老送君車軸折。
千里逃歸迷故鄉,南公哀痛彈長鋏。
三戶亡秦信不虛,一朝兵起盡讙呼。
當時項羽年最少,提劍本是耕田夫。
橫行天下竟何事,棄馬烏江馬垂涕。
項王已死無故人,首入漢庭身委地。
富貴榮華豈足多,至今惟有塚嵯峨。
故國淒涼人事改,楚鄉千古為悲歌。
河伯矜秋浸,望洋始一歎。
是以太史公,身行天下半。
可憐據坎者,寸尺盡霄漢。
我友故英發,驤首輕皂機。
結束萬里游,是行吾所贊。
榮途聽其遇,丈人教不倦。
向來開說易,一語無疏傳。
曰為可用者,此本同世患。
停舟佳山水,心目有奇觀。
更接搖塵談,中夜光赫煥。
我方墮吏罝,沮洳雜鰍蜆。
眼看飛鴻翔,別樽恨不滿。
西風滌盡炎歊,連朝更值天無雨。筍輿軋軋,經行三日,碧篸無數。勝絕江山,余行天下,無如此處。任今來昔往,迎新送舊,風景在、只如許。誰謂陰山驕虜。去年冬、敢侵吾土。哀哀鴻雁,一番蕩析,幸逢多黍。拜表出師,安南定北,豈無忠武。嗟病夫、老矣無能,促歸棹,艤江渚。
蘇洵《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詩詞原文及賞析
岷山之陽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鯉魚。
古人居之富者眾,我獨厭倦思移居。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後世鄙且愚。
經行天下愛嵩岳,遂欲買地居妻孥。
晴原漫漫望不盡,山色照野光如濡。
民生舒緩無夭扎,衣冠堂堂偉丈夫。
吾今隱居未有所,更後十載不可無。
聞君厭蜀樂上蔡,佔地百頃無邊隅。
草深野闊足狐兔,水種陸取身不劬。
誰知李斯顧秦寵,不獲牽犬追黃狐。
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當吾廬。
我行天下路幾何,三巴小益山最多:翠崖青嶂高嵯峨,紅棧如帶縈巖阿;下有駭浪千盤渦,一跌性命委蛟鼉。
日馳三百一烏騾,雪壓披氈泥滿靴。
驛亭沃酒醉臉酡,長笛腰鼓雜巴歌。
大散關上方橫戈,豈料世變如翻波,東歸輕舟下江沱,回首歲月悲蹉跎。
壯君落筆寫岷嶓,意匠自到非身過,偉哉千仞天相摩,谷裡人家藏綠蘿。
使我恍然越關河,熟視粉墨頻摩挲。
陳傑《武岡向權叔家有陳魏祠堂合祀簡齋鶴山惟兩公》詩詞原文及賞析
簡齋以詩冠兩都,鶴山以文擅江東。
茲溪僻在萬山底,遼絕安能來兩公。
或撞天關忤九虎,或走窮海隨六龍。
畏途迂車一笑粲,遠謫信杖雙音跫。
誰其主者林下叟,又誰嗣之大雅翁。
詩題田家足渾樸,帖送石刻何舂容。
百年向氏兩奇遇,千載江山真發蒙。
到今窗戶有佳色,尚想林壑生清風。
恭惟人物一代幾,伊洛既竭岷峨空。
艱虞各行天下半,名數況復參樞崇。
高吟大冊照寰宇,如此過化良亦匆。
泥上指爪東西鴻,精神如水行地中。
偶然流落亦安計,牽合扒引驚盲聾。
二公德業吾豈敢,淺陋最識詩文工。
平生此兩大家數,秤較力量能無同,
創聞合祀適有契,一瓣聊借歌詞通。
道重物自輕,心清內無慾。
未定胸中見,難行天下獨。
冠蓋上青雲,著鞭競馳逐。
南山有德人,一笑遺寵辱。
巋然殿諸老,足以鎮浮俗。
一出上禁林,再出擁牙纛。
本無圭組累,歸去便野服。
譬如山中雲,潤澤滋草木。
未雨出巖岫,已雨反幽谷。
明月共樽罍,清風滿松竹。
問誰從之遊,韋編能熟讀。
人生了婚嫁,意願何時足。
儻肯割半山,誅茅從卜築。
戴復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詩詞原文及賞析
禁城雞唱金門開,起居舍人攜疏來。
榻前一奏一萬字,歷歷寫出忠義懷。
頓首惶恐臣昧死,越錄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滿東南天一角。
夷甫諸人責未酬,志士愁眠劍鋒落。
天意未回事難舉,鄉來一試成千誤。
尤羊頻歲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數。
昨臣銜命出疆時,自期有去必無歸。
屈膝穹廬當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長江水,擊楫中流書壯志。
東風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見形勢。
形勢從來只如此,幾年待得天時至。
朝廷為計保萬全,往往忘卻前朝恥。
臣今未暇論規恢,胡虜已忘何慮哉。
中原曠地無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萊。
北方苦饑民骨立,萬一東來竊吾粟。
邊頭諸州無鐵壁,供問誰能備倉卒。
請朝廷厲精兵,擇良將。
辦多多,策上上。
更選人材,老練通達。
分守要衝,講明方略。
一賢可作萬里城,一人可當百萬兵。
坐令國勢九鼎重,所賴君心一點明。
長箋奏徹龍顏悅,繼言臣愚進此說。
言雖甚鄙用甚切,宸斷必行天下福,
勿謂儒生論迂闊。臣之肝膽與人別,
讀書豈為文章設。王師若出定中原,
玉堂敢草平羌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