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渴如馬文園,宰官特賜桃花源。
桃花源頭釀春酒,滴滴真珠紅欲然。
左官忽落東海邊,渴心鹽井生炎煙。
相呼西子湖上船,蓮花博士飲中仙。
如銀酒色不為貴,令人長憶桃花泉。
膠州判官玉牒賢,憶昔同醉瓊林筵。
別來南北不通問,夜夢玉樹春風前。
朝來五馬過陋廛,贈我胸中五色線,副以五鳳樓頭箋。
何以澆我磊落抑塞之感慨,桃花美酒斗十千。
垂虹橋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
吳娃斗色櫻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顛。
我有文園渴,苦無曲奏鴛鴦弦。
預恐沙頭雙玉盡,力醉未與長瓶眠。
徑當垂虹去,此興吞百川。
我歌君扣舷,一鬥不惜詩百篇。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湧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灶不可炊薪不燃,躍出釜水如盆翻。
神驚魄褫乾坤顛,江豚出沒蛟灶掀。
小兒號啼大人眠,貓嘔狗吐流腥涎。
饑僵渴僕三不餐,自曉至昏縮若拳。
始從武口入武川,然後相賀性命完。
龍陽縣西百丈牽,古鼎大鎮控群蠻。
丹砂水銀充市廛,千機織綿綠紅鮮。
北上江陵通襄樊,南接長沙衡岳連。
陶淵明記桃花源,訪尋遺跡吾鞭。
長松巨柏萬且千,近人不畏猿猱懸。
琴床藥爐濺瀑泉,白髮道士如神仙。
尺許大字鐵屈盤,吾詩頗奇留刊鐫。
此事一往四十年,至今夜猶夢湘沅。
隆淮雲孫腹便便,昔者金門班鷺鴛。
胡為近亦寒無氈,屑往芹宮專冷官。
略有廩粟有俸錢,飯雖不足聊粥饘。
風雅之後聞屈原,千古哀怨離騷傳。
惟楚有材實多賢,幸為人師何憾旃。
坎流叵測行止難,或逆而溯順而沿。
可不隨機信天緣,竹枝歌聲宮商宣。
買得個扁舟。乘閒到處游。載將圖冊與衾綢。不問人家僧捨裡,堪住處,便夷猶。雨歇淡煙福黃鸝鳴麥秋。石湖西畔碧悠悠。倘遇桃花源裡客,隨著去,莫歸休。
何處桃花源,超然欲高舉。
永懷塵外游,遐契煙中侶。
時從清夜闌,默探元化祖。
尋幽得佳勝,將期結茅宇。
任花五十犗,朅來向江渚。
投竿魚不食,歸與浩莫御。
遙岑下落日,薄雲閣清雨。
揚舲吳淞演,褰裳采芳杜。
長歌去英淑,未卜重晤語。
相期會有時,散發臥雲嶼。
張元干《乙卯秋奉送王周士龍閣自貶所歸鼎州太夫人侍》詩詞原文及賞析
語離三秋風,念子萬里客。
我獨憂患余,幾為死生隔。
相逢忽眼明,照影俱頭白。
蘭若清夜長,連床話疇昔。
如何功名心,一旦乃冰釋。
賣藥真徉狂,穿雲忘遷謫。
不然蔬筍腸,寧無瘴煙色。
良由火棗成,內景充尺宅。
下視陋九州,槐安等稱國。
絕憐蠻觸爭,亦復弄兵革。
亂來更多事,老去覺世窄。
歸歟桃花源,斑衣作兒劇。
此樂人所稀,今我那得得。
他時南山南,寄書北山北。
安得捨羅網,拂衣辭世喧。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我聞桃花源,其先是秦世。
當時避地人,歲久俱已逝。
其後長子孫,生理還不廢。
種桃以自營,結茅以自憩。
有兒但發蒙,初不工六藝。
有田但收禾,了不輸二稅。
有雞隻晨號,有犬不夜吠。
淵明愛其真,為此成新制。
我久聞其風,褰裳思一詣。
所慮路難通,仍恐水難厲。
夢寐不能忘,抱恨知幾歲。
所恨天見私,於此施嘉惠。
貽我萬株桃,漫山迷眼界。
卻勝開陵溪,草樹相蒙蔽。
相去復不遠,只在吾廬外。
人號小桃源,景物適相契。
風煙彭澤裡,山水仲長園。由來棄銅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復存。有美光時彥,養德坐山樊。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公子黃金勒,仙人紫氣軒。
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
日影巖前落,雲花江上翻。興闌車馬散,林塘夕鳥喧。
春余草木繁,耕種滿田園。
酌酒聊自勸,農夫安與言。
忽聞荊山子,時出桃花源。1
採樵過北谷,賣藥來西村。
村煙日雲夕,榛路有歸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疇昔。
邂逅歡覯止,慇勤敘離隔。
謂予搏扶桑,輕舉振六翮。2
奈何偶昌運,獨見遺草澤。
既笑接輿狂,仍憐孔丘厄。
物情趨勢利,吾道貴閒寂。
偃息西山下,門庭罕人跡。
何時還清溪,從爾煉丹液。
江南山盡處,開闢如石門。
下有琴築聲,哀湍激箭奔。
殘雪護峰頂,篁竹如四垣。
老翁僅百歲,曝背抱兒孫。
問之不我應,嗒然而忘言。
疑爾秦人徒,此類桃花源。
寒日欲西頹,不容駐短轅。
驅車下山去,逼耳聞清猿。
回顧但煙靄,路絕無攀援。
他年儻再逢,共醉老瓦盆。
鹿為馬,龍為蛇,
鳳皇避羅麟避罝。天下逃難不知數,
入海居巖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隱人,
共將雞犬栽桃花。花開記春不記歲,
金椎自劫博浪沙。亦殊商顏采芝草,
唯與少長親胡麻。豈意異時漁者入,
各各因問人閒賒。秦已非秦孰為漢,
奚論魏晉如割瓜。英雄滅盡有石闕,
智惠屏去無年華。俗骨思歸一相送,
慎勿與世言雲霞。出洞沿溪夢寐覺,
物景都失同回槎。心寄草樹欲復往,
山幽水亂尋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