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991-1055)字同叔, 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卒謚元獻。他一生富貴優遊,所作多吟成於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筆調閒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浣溪沙》中「無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二句,傳誦頗廣。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詞多為佳會宴游之餘的消遣之作,有著濃厚的雍容華貴的氣派。其詞承南唐遺風,典雅華麗,頗受馮延巳影響,是北宋詞壇上的重要詞人。有《珠玉詞》。
問宋代 詩人 晏殊的詩詞代表作 有哪些?
答宋代 詩人 晏殊的詩辭代表作 包括:
《清平樂·紅箋小字》《殢人嬌》《望仙門》《喜遷鶯·花不盡》《喜遷鶯》《訴衷情》《訴衷情》《訴衷情》《殢人嬌》《拂霓裳》。
問晏殊是哪朝的人?
答晏殊 是 宋代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