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駕《相和歌辭·賈客詞》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古詩查詢

請輸入古詩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相和歌辭·賈客詞

相和歌辭·賈客詞古詩原文

相和歌辭·賈客詞》古詩文

【詩原文】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

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

相和歌辭·賈客詞古詩的意思

相和歌辭·賈客詞

【古詩解釋】

【註釋】:

劉駕在唐代詩人中是被稱為能「以古詩鳴於時」的(見《唐詩別裁》卷四)。詩的第一段,通過「起」、「言」、「行」等動作,寫商人為了謀利,天不亮就起來趕路。從「暗行」照應「燈下起」,口口聲聲「發已遲」到「終不疑」,都可看出詩人煉句是頗費斟酌的。

第二段承接上面,寫賈客「暗行」引出的後果。「猛獸來相追」,既寫出寇盜的凶殘,又自然地引出商人可悲的下場:「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這裡不寫賈客性命如何,卻只說了錢財被搶光。其實寫錢就是側寫人,而且是更深刻地刻畫了人。

最後的一段,詩人運用了點睛之筆:「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古人認為客死異鄉是很可悲的,一般只有窮困潦倒的人才會遭此不幸。「揚州」是當時極為繁華的城市,死者家住揚州,有朱門大宅,竟落到如此下場,就令人驚愕了。僅此兩句,已使詩的意境更為深邃了。誰料詩人筆鋒一轉,出語驚人:「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這一方屍骨已拋棄在荒山僻野,那一方尚對著鏡子梳妝打扮,等待賈客歸來。「當此日」三個字把兩種相反的現象連接到一起形成對照,就更顯得賈客的下場可悲可歎,少婦的命運可悲可憐。詩人這種抒發感想的方法很值得借鑒,這遠比直來直去地發一番議論要強得多。這四句詩彷彿在講客觀事實,並不帶絲毫主觀的色彩。詩人通過幾個很妥貼的意象來表現,以喚起讀者的進一步思索和聯想。這種技巧,在唐詩中是常見的。

(宛新彬)

劉駕《相和歌辭·賈客詞

唐代 古詩 《相和歌辭·賈客詞》 的詩作者是誰?

唐代 古詩 相和歌辭·賈客詞 的詩作者是詩人 劉駕

古詩 相和歌辭·賈客詞 有多少字?

古詩 相和歌辭·賈客詞 共60字。

詩句 賈客燈下起 下一句是什麼?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劉駕 的 相和歌辭·賈客詞 是什麼時候的詩?

劉駕 的 《相和歌辭·賈客詞》 是 唐代 的詩詞。

詩句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出自哪一首詩?

賈客燈下起,猶言發已遲 出自 唐代 古詩 《相和歌辭·賈客詞》。

唐代 詩人 劉駕 的古詩
唐代古詩《相和歌辭·賈客詞》劉駕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