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古詩文
【詩原文】
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鬥,相看七十欠三年。
閒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
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古詩解釋】
【註釋】:
開成二年(837),白居易和劉禹錫同在洛陽,劉任太子賓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閒職。政治上共遭冷遇,使兩位摯友更為心心相印了。詩題中「閒飲」二字透露出詩人寂寞而又閒愁難遣的心境。
前兩聯,字面上是抒寫詩友聚會時的興奮,沽酒時的豪爽和閒飲時的歡樂,骨子裡卻包涵著極為淒涼沉痛的感情。
從「少時」到「老後」,是詩人對自己生平的回顧。「不憂生計」與不「惜酒錢」,既是題中「沽酒」二字應有之義,又有政治抱負與身世之感隱含其中。「少時」二字使人想見詩人少不更事時的稚氣與「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豪氣。「老後」卻使人聯想到那種閱盡世情冷暖、飽經政治滄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氣了。詩人回首平生,難免有「早歲那知世事艱」的感慨。
「共把」一聯承上啟下,亦憂亦喜,寫神情極妙。「十千沽一斗」是傾注豪情的誇張,一個「共」字使人想見兩位老友爭相解囊、同沽美酒時真摯熱烈的情景,也暗示兩人有相同的處境,同病相憐,同樣想以酒解悶。「相看」二字進而再現出坐定之後彼此端詳的親切動人場面。白、劉都生於公元七七二年,時年均已六十七歲,亦即「七十欠三年」。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兩張皺紋滿面的老臉,面面相覷,怎能不感慨萬千?朋友的衰顏老態,也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憐惜對方也就是憐惜自己。在這無言的凝視和含淚的微笑之中,包含著多少宦海浮沉、飽經憂患的複雜感情。
「閒征」一聯,具體描寫「閒飲」的細節和過程,將題中旨意寫足。這裡的「閒」是身閒而心未嘗閒,借知識的遊戲來怡情養性是假,排遣寂寞無聊才是真。雖有高雅芳潔的情懷、匡時救世的志向和滿腹經綸的才學,卻只能引經據史,行行酒令,虛擲時光,這不是仁人志士的不幸嗎?這裡的「醉」,似醉而非真醉;與其說是醉於「十千沽一斗」的美酒,不如說是醉於「勝管弦」的「清吟」,雖然美酒可以醉人,卻不能醉心,一般的絲竹可以悅耳動聽,卻無法象知己的「清吟」那樣奏出心靈的樂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鳴。這二句,把「閒飲」和內心的煩悶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尾聯,詩人把眼前的聚會引向未來,把友情和詩意推向高峰。一個「更」字開拓出「更上一層樓」的意境,使時間延長了,主題擴大和深化了。此番「閒飲」,似乎猶未盡興,於是二人又相約在重陽佳節時到家裡再會飲,那時家釀的菊花酒已經熟了,它比市賣的酒更為醇美哩,大概也更能解愁吧!「共君一醉一陶然」,既使人看到摯友的深情厚誼,又不難發現其中有極為深重的哀傷和愁苦。只有在醉鄉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脫於愁苦之外,這本身不就是一種痛苦的表現嗎?
這首詩寫的是「閒飲」,卻包蘊著極為悲愴的身世之感。首句「少時」起得突兀,遂又以「老後」相對;三句寫「沽酒」,四句忽又牽入「相看七十欠三年」句。從一時「閒飲」,推衍到漫漫人生,實在高妙。全詩言簡意富,語淡情深,通篇用賦體卻毫不平板呆滯,見出一種爐火純青的藝術工力。
(徐傳禮)
問唐代 古詩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的詩作者是誰?
答唐代 古詩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的詩作者是詩人 白居易。
問古詩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有多少字?
答古詩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共56字。
問詩句 少時猶不憂生計 下一句是什麼?
答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
問白居易 的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是什麼時候的詩?
答白居易 的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是 唐代 的詩詞。
問詩句 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 出自哪一首詩?
答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 出自 唐代 古詩 《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