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三首》古詩文
【詩原文】
赤驥頓長纓,非無萬里姿。悲鳴淚至地,為問馭者誰。
鳳凰從東來,何意復高飛。竹花不結實,念子忍朝饑。
古時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賢人識定分,進退固其宜。
市人日中集,於利競錐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
農人望歲稔,相率除蓬蒿。所務谷為本,邪贏無乃勞。
舜舉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漢光得天下,祚永固有開。豈惟高祖聖,功自蕭曹來。
經綸中興業,何代無長才。吾慕寇鄧勳,濟時信良哉。
耿賈亦宗臣,羽翼共裴回。休運終四百,圖畫在雲台。
《述古三首》
【古詩解釋】
【鶴注】此當是廣德元年代宗即位後作,時公在梓州。趙次公曰:述古者,引古事以諷今也。
赤驥頓長纓1,非無萬里姿2。悲鳴淚至地3,為問馭者誰4。鳳凰從東來5,何意復高飛。竹花不結實6,念子忍朝饑7。古來君臣合,可以物理推8。賢人識定分9,進退固其宜十。
(此傷賢士不遇也。【趙次公注】肅宗初立,任用李泌、張鎬、房琯諸賢,其後或罷或斥或歸隱,君臣之分不終,故言驥非善馭則頓纓,鳳無竹實則飛去,君臣遇合其難如此,賢者可不明於進退之義乎。)
1《穆天子傳》:「右驂赤驥而左白義。」長纓,馬鞅也。陸機詩:「長纓麗且鮮。」2王褒頌:「周流八極,萬里一息。」3李陵書:「牧馬悲鳴。」《後漢·楊震傳》:「俯仰悲鳴,淚下沾地。」4為問,為此而問也。《戰國策》:「驥服鹽車上太行,漉汗灑地,中阪遷延,負轅而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5《楚辭》:「鳳凰高飛而不下。」《韓詩外傳》:黃帝即位,鳳凰蔽日而至,止帝東園,集帝梧桐,食帝竹實。6范雲詩:「竹花何莫莫。」李敗《該聞集》云:「舊稱竹實為鸞鳳所食,今近道竹間,時見花開如棗,結實如麥,江淮號為竹米,乃荒年之兆,其竹即死,信非鸞鳳之食。近余干人言彼有竹實,大如雞子,竹葉層層包裹,味甘勝蜜,食之令人心肺清泠,生深竹茂林處,乃知鸞鳳所食,必非常物也。」7《詩》:「惄如調饑。」《韓詩》作朝饑。薛君章句:「朝饑最難忍。」8《淮南子》:「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9歐陽建詩:「窮達有定分。」十《表記》:「事君難進而易退,則位有序。」
市人日中集1,於利競錐刀2。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3。農人望歲稔4,相率除蓬蒿。所務谷為本,邪贏無乃勞5。舜舉十六相6。身尊道何高。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7。
(此諷當時理財者。市爭利,農藝谷,此本末之辯。舜舉賢致治,知本計也。秦苛法斂民,但趨末耳。謀國者奈何不知鑒哉。上兩段亦屬引端,正意在結末。【朱注】是時第五琦、劉晏,皆以宰相領度支鹽鐵使,榷稅四出,利悉錐刀,故言為治之道,在乎敦本而抑末。【盧注】寶應間,元載代劉晏,專判財利,按籍舉八年租調之逋負者,計其大數,籍其所有,謂之白著。故曰商鞅不專指劉晏、第五琦也。)
1《韓信傳》:「驅市人而戰之。」《易》:「日中為市。」2《左傳》:「錐刀之末,將盡爭之。」江淹書:「寧當爭尺寸之末,競錐刀之利哉。」3《莊子》:「膏火自煎也。」阮籍詩:「膏火自煎熬。」汲汲營利,猶膏火相煎,故下云「邪贏無乃勞。」4謝脁詩:「解顏勸農人。」5《西京賦》:「何必昏於作勞,邪贏優而足恃。」薛綜註:「昏,勉也。邪,偽也。優,饒也。」6《左傳》:「天下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故也。」十六相,指八元八愷。7《史記》:商鞅,衛之庶公子,相秦,封商君,天資刻薄少恩,變秦法令,密如牛毛,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後滅商鞅之家。
其二
漢光得天下,祚永固有開1。豈惟高祖聖,功自蕭曹來2。經綸中興業,何代無長才。吾慕寇鄧勳,濟時信良哉。耿賈亦宗臣,羽翼共徘徊3。休運終四百4,圖畫在雲台5。
(此念中興諸將也。論光武中興,而推本高祖人才,恩太宗創業名臣也。其引寇、鄧、耿、賈,比肅宗恢復諸將,但昔則圖畫雲台,生享爵祿,而沒垂令名,今則功臣疑忌,忠如李、郭,尚憂讒畏譏,故借漢事以諷唐。《社臆》:高祖創業,蕭何養民以致賢,曹參有攻城略地之功。及光武中興,有寇鄧以當蕭何,而耿賈以戰功羽翼之,猶之曹參也。此見文武並用之意。
1《記》:「國之將興,有開必先。」2《丙吉傳》:「高祖開基,蕭曹為冠。」《漢書》:蕭何、曹參,起刀筆吏,為一代宗臣。3《史記·留侯傳》:「羽翼已成。」4《後漢·獻帝贊》:「終我四百,永作虞賓。」5《東觀漢記》:顯宗追感前世功臣,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問唐代 古詩 《述古三首》 的詩作者是誰?
答唐代 古詩 述古三首 的詩作者是詩人 杜甫。
問古詩 述古三首 有多少字?
答古詩 述古三首 共180字。
問詩句 赤驥頓長纓 下一句是什麼?
答赤驥頓長纓,非無萬里姿。
問杜甫 的 述古三首 是什麼時候的詩?
答杜甫 的 《述古三首》 是 唐代 的詩詞。
問詩句 赤驥頓長纓,非無萬里姿 出自哪一首詩?
答赤驥頓長纓,非無萬里姿 出自 唐代 古詩 《述古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