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應芳詩集大全,元朝詩人謝應芳簡介及生平事跡,謝應芳詩詞作品大全

詩辭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元朝 詩人 謝應芳簡介及生平事跡

謝應芳的簡介和代表作

暫無

元朝 詩人 謝應芳 的簡介

元朝 詩人 謝應芳的簡介 補充[1]

謝應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學者。字子蘭,號龜巢,常州武進(今屬江蘇)人。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為「龜巢」,因以為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為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為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生平簡介】

謝應芳生逢亂世,世衰道喪,以斯文為己任,崇正辟邪。從元至正初年起便隱

居於武進白鶴溪(今鄒區鶴溪河),構築小室名叫龜巢。遂自號「龜巢老人」,鄉里子弟尊稱龜巢先生。常州府曾聘為教授。他對學生循循善誘,總結出一套教學法。浙江行省聞名欲聘為三衢清獻書院山長,辭不就。後各地義軍起,謝應芳便去蘇州一帶避難,幾次遇危險,一年中搬了五次家,經常揭不開鍋。後來蘇州人對這位年高德助的飽學之人逐漸有所瞭解,爭聘為子女的老師,他靠束修錢以維生。

朱元璋削平群雄,建立明王朝後,江南漸漸安定,謝應芳已是70多歲的老人,返回故鄉,在武進芳茂山(橫山)隱居,勤讀寫作,老而不倦。當時,朝中高官與在野縉紳們路過常州,必定要去芳茂山上「龜巢」拜訪龜巢老人。不管來的人官階多高、名聲多大,謝應芳都平等相待,決不低下阿諛,而且議論必及民生、言談必論向善。

謝應芳80歲時,不顧羸弱,應郡守的邀請,以德高望重之身,出來主持了《續毗陵志》的編撰工作,97歲高齡謝世。

【學術主張】

謝應芳著有《辨惑編》、《思賢錄》、《龜巢稿》、《懷古錄》、《毗陵續志》、《龜巢詩文鈔》、《龜巢詞》等。最能反映他學養與思想傾向的是《武陽志餘》卷十儒林類中記載他的一些軼事。他在蘇州一帶避難時請求官府黜退吳江三高祠(紀念戰國時期越國范蠡、晉代張翰、唐代陸龜蒙)中的范蠡;而要求修葺三國時東吳名相顧雍的墓瑩。在故鄉則顯揚武進林莊鄒忠公浩墓,去掉學官中的土地祠。他主張禁止民間辦喪事時做佛事等迷信活動、還向周郎中(正五品官)上書陳述開荒等五件事並向何太守請求減少水腳之征,事事都有利民生民風。

謝應芳最著名的著作是《辨惑編》。《辨惑編》的主要內容是反佛、道,這也是理學理論的精華所在。這既是他個人思想體系的體現,也是理學的合理內核在常州地區的傳承。謝應芳認為,生、死為自然之理。他斥老、莊、仙、佛(此處所言老、莊,非先秦時期的老子、莊子,而是被道教改造過、並奉為道教之祖的老、莊)之說為異端,致力於破除鬼神、禁忌、祿命等迷信,認為「古之為異端邪說者眾矣,若老莊仙佛之流,自秦漢以來,惑世尤甚」,「邪說害正,人人得而攻之」(《辨惑編·異端》)。他還指斥道教的齋醮儀式說:「道家以老子為理由,書亦未嘗有設醮之論也,至宋徽宗妄意求福,命羽流為之,未及傾危宗社,流落金國,所求之福,竟何有哉!二君昏迷不明物理,特以此為緇黃衣食之計焉耳。」(《與王氏諸友論齋醮書》)理論鋒芒直指宋徽宗,認為北宋亡國,與宋徽宗相信道教有關。是「妄意求福」,是「傾危宗社」,是「昏迷不明物理」,所以最後「流落金國」,「為緇黃衣食之計(當階下囚)」。同時,謝應芳還以明天歷年間大疫為例,大疫來臨,病人眾多,凡「務求醫藥,不事祈禱」者,大都活了下來,而那些求神保佑的,卻都死掉了。認為這充分說明了佛道的虛偽性。 《辨惑編》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重要著作,在明初有極大的影響。後世論及元明之際,無論是思想史、哲學史,謝應芳的《辨惑編》是必提的著作。

關於 元朝 詩人謝應芳

元朝 詩人 謝應芳的代表作 有哪些?

元朝 詩人 謝應芳的代表作 包括:

《點絳唇》《送李彥明歸高郵》《吳下詠懷(八首)》《水調歌頭 中秋言懷》《江城子 前作五月十二日壽萬拙齊詞,意有未》《倪元鎮過婁江寓捨因偕智愚隱游姜公墩得如字》《點絳唇》《沁園春 寄昆山友人並自述》《聽雨》《水調歌頭 洪武九年秋,餘下居千墩,嘗作水》。

詩人謝應芳是哪個朝代的人?

謝應芳 是 元朝 詩人。

元朝 詩人 謝應芳的詩作哪些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