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將過金陵》古詩文
【詩原文】
倚檻春愁玉樹飄,空江鐵鎖野煙消。
興懷何限蘭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上巳將過金陵》
【古詩解釋】
【註釋】:
上巳,指陰曆的三月初三日。作者是明朝故臣,在上巳之日經過金陵,頓生無限感慨,不禁 賦詩以弔古傷今。作者見玉樹飄搖,吊陳朝滅亡,誠為「玉樹後庭花,花開不長久」(陳後 主《玉樹庭花》);看空江浩渺,悼東吳傾覆,正是「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是呵,「俯仰之間,己為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但 作者生發的「蘭亭感」,不是一般的傷時嗟老之悲,而是不可解脫的懷念故國的極度哀愁! 流水送舊朝,青山遮往事,作者又為之奈何!詩以「愁」字達情,以「送」字寄感,情感 沉鬱,意蘊豐厚。
問清代 古詩 《上巳將過金陵》 的詩作者是誰?
答清代 古詩 上巳將過金陵 的詩作者是詩人 龔鼎孳。
問古詩 上巳將過金陵 有多少字?
答古詩 上巳將過金陵 共28字。
問詩句 倚檻春愁玉樹飄 下一句是什麼?
答倚檻春愁玉樹飄,空江鐵鎖野煙消。
問龔鼎孳 的 上巳將過金陵 是什麼時候的詩?
答龔鼎孳 的 《上巳將過金陵》 是 清代 的詩詞。
問詩句 倚檻春愁玉樹飄,空江鐵鎖野煙消 出自哪一首詩?
答倚檻春愁玉樹飄,空江鐵鎖野煙消 出自 清代 古詩 《上巳將過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