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尚書宋公子,文采風流今尚爾。
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歲枯松枝,落魄酒中無定止。
得錢百萬送酒家,一笑不問今余幾。
手揮琵琶送飛鴻,促弦聒醉驚客起。
寒蟲催織月籠秋,獨雁叫群天拍水。
楚國羈臣放十年,漢宮佳人嫁千里。
深閨洞房語恩怨,紫燕黃鸝韻桃李。
楚狂行歌驚市人,漁父拿舟在葭葦。
問君枯木著朱繩,何能道人意中事。
君言此物傳數姓,玄璧庚庚有橫理。
閉門三月傳國工,身今親見阮仲容。
我有江南一丘壑,安得與君醉其中,曲肱聽君寫松風。
城南小祝情適閒居賦。文采風流合傾慕。閉戶著書自足。陽春常駐山家。金樽酒進胡麻。籬畔菊花未老,嶺頭又放梅花。
南陽老幼如雲屯,連日城東候使君。
後者排前旁捷出,爭先見面作殷懃。
六年重來已白髮,一日再見回青春。
道傍過者怪相問,共言杜母真吾親。
使君雖老心尚壯,文采風流諸謝上。
名家從昔杜陵人,盛德於今丈人行。
我昔臥病老彭城,畫船鳴鼓千里行。
致書饋奠初未識,丁寧勞苦如平生。
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還得否。
忘年屈勢不虛辱,公自為德吾何齲
菊潭之水甘且潔,潭上秋花照山白。
請公酌此壽百年,奕奕長為此邦伯。
孰先一州後四方,重金疊蓋登廟堂。
請從今日至雲來,月三十斛輸洛陽。
河間王郎後王粲,文采風流發奇干。
十年挾策胄子學,博士先生此鄰縣。
登樓作賦少追騷,六代同風掃糜爛。
孰知王郎氣骨高,聲處箴官執□彈。
大朝陳署統烏府,三語從容五行雁。
案頭可但抱成書,簪筆□□曾坐旦。
浙河以西風紀難,官寺狼殘民久散。
定應敷奏一鳴湯,未數威稜三斗炭。
且令風裁徒事幕,三尺持平金石貫。
喜見清出冰雪,又送文溪入秋漢。
入秋漢。
南端文法重檢詳,架閣名官資主辯。
皂囊白簡不敢咨,如守遺珠劍空盼。
九重關內急群言,天子英明在東觀。
寄語西來王子淵,早頌賢臣職台諫。
諫章前一及東南,且為鹽租發長歎。
元好問《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絕》詩詞原文及賞析
同郡某郎獨華腴,且以文采風流自名。女欲得之,嘗見郎牆頭數語而去。他日又約於城南,郎以事不果來,其後從兄官陝右,女家不能待,乃許*聞者悲之。此州有元魏離宮,在河中*,士人月夜踏歌和雲,魏撥來,野花開。故予作金娘怨,用楊白花故事。詞雲,含情出戶嬌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春去秋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裡。郎中朝貴游,不欲斥其名,借古語之道。讀者當以意曉雲。骨化形銷,丹誠不泯,因風委露,猶托清塵,是崔娘書詞,事見元相國傳奇牆頭紅杏粉光勻。宋東鄰。見郎頻。腸斷城南,消息未全真。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見說金娘埋恨處。蒺藜沙,草不盡,離魂一隻鴛鴦去,寂寞誰親。惟有因風,委露托清塵。月下哀歌宮殿古,暮雲合,遙山入翠顰。
李下老人龍作儔,談經閱世無春秋。
一朝函谷占紫氣,萬里西極行青牛。
青蓮居士亦其裔,太白淪精來渴帝。
江東狂客漏神機,一號謫仙人得制。
天人驚世時一班,文采風流有遠孫。
百篇鬥酒真細事,郡有德政朝功言。
晉陵坐嘯列城祖,一札細書風九土。
為郎不用漢山錢,度支事繁通會府。
向來供億寬艱虞,祗今笏畫通材須。
裕農足國端有道,判花視草皆夷途。
金魚玉帶公所有,太夫人高松柏壽。
綵衣板與堪作圖,贔屭閬州陳母后。
人間盛事省見稀,王母一笑攘桃兒。
花明柳暗白日靜,鶯穿燕颺青春遲。
請君酌此西湖水,萬歲千秋佐天子。
清明寒食數日間,謹勿拋擲為佳耳。
流年如電,歸心似水,求田問捨悠悠。蟻穴蜂衙,燕巢鳩計,元龍久厭拘囚。回首羨沙鷗。待清風北渚,明月南樓。奈世事多艱,此身天地一虛舟。青衫白髮堪羞。豈儒冠誤我,命壓人頭。太學三年,京華十口,算來依舊淹留。別後幾經秋。想音容漸老,文采風流。安得浮香亭上,羯鼓
蒼生喘未蘇,賈筆論孤憤。文采風流今尚存,毫髮無遺恨。淒惻近長沙,地僻秋將荊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當年文伯。曾是東坡門下客。文采風流。奕葉傳芳總未休。為公持酒。願祝綵衣無限壽。歸覲楓宸。剩醉長安幾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