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西山隱者不遇》古詩文
【詩原文】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尋西山隱者不遇》
【古詩解釋】
註釋:
【簡析】:
這首詩的重點不是寫不遇的失望,而是抒發對隱居環境的迷戀,表現了有心去尋、無心相見的飄逸。
【註解】:
1、差池:原為參差不齊,這裡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2、黽勉:慇勤。
3、契:愜合。
4、之子:這個人,這裡指隱者。
【韻譯】:
西山頂上有一座小茅屋,
尋訪隱者直上三十里路。
輕扣宅門竟無開門童僕,
窺看室內只有几案擺住。
主人不是駕著柴車外出,
一定是垂釣在秋水之渚。
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
慇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
綠草剛剛受到新雨沐浴,
松濤聲聲隨風送進窗戶。
來到這愜意幽靜的絕景,
我心耳蕩滌無比的滿足。
儘管沒有賓主酬答之意,
卻能把清靜的道理領悟。
興盡才下山來樂在其中、
何必要見到你這個隱者?
【評析】: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寫專程到山中去訪
隱者,竟然不遇。如此,本應叫人失望,惆悵。然而,詩借寫「不遇」,卻把隱者性
格和生活表現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比相遇
更有收穫,更為滿足。
詩的前八句,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關無人,才
略生悵惘。於是猜想隱者乘車出遊,臨水垂釣,表現隱者的生活恬適雅趣。後八句宕
開一層,寫周圍的草色松聲使尋訪者陶然,因而尋訪不遇亦無所謂,使其悟出隱者生
活的情趣。因此,乘興而來,盡興而返,自得其樂,大有君子風度。--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AFTER MISSING THE RECLUSE
ON THE WESTERN MOUNTAIN
To your hermitage here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I have climbed, without stopping, these ten miles.
I have knocked at your door, and no one answered;
I have peeped into your room, at your seat beside the table.
Perhaps you are out riding in your canopied chair,
Or fishing, more likely, in some autumn pool.
Sorry though I am to be missing you,
You have become my meditation --
The beauty of your grasses, fresh with rain,
And close beside your window the music of your pines.
I take into my being all that I see and hear,
Soothing my senses, quieting my heart;
And though there be neither host nor guest,
Have I not reasoned a visit complete?
...After enough, I have gone down the mountain.
Why should I wait for you any longer?
問唐代 古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的詩作者是誰?
答唐代 古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的詩作者是詩人 邱為。
問古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有多少字?
答古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共80字。
問詩句 絕頂一茅茨 下一句是什麼?
答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問邱為 的 尋西山隱者不遇 是什麼時候的詩?
答邱為 的 《尋西山隱者不遇》 是 唐代 的詩詞。
問詩句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出自哪一首詩?
答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出自 唐代 古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