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亶《虞美人 寄公度》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古詩查詢

請輸入古詩關鍵詞:

查詢範圍: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虞美人 寄公度

虞美人 寄公度古詩原文

虞美人 寄公度》古詩文

【詩原文】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帖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虞美人 寄公度古詩的意思

虞美人 寄公度

【古詩解釋】

【註釋】:

此詞為詞人寄贈友人黃公度之作。詞的上片寫主人公傍晚在小樓上欣賞秋景,下片寫作者在冬日的長安,盼望老友送梅來到,字裡行間隱晦地傳達出作者因觸犯當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職後既苦悶孤獨又渴望得到幫助的心情。

上片寫日暮登樓所見。「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芙蓉,即荷花。荷花落盡,時當夏末秋初。

秋風江上,日暮遠望,水天相接,煙波無際;客愁離思,亦隨煙波蕩漾而起。這兩句視野開闊,而所見秋風殘荷、落日滄波等外景,則透示出一派蒼茫蕭索的情調 。「背飛雙燕貼雲寒」,視角由平遠而移向高遠;正當獨立蒼茫、黯然凝望之際,卻又見一對燕子,相背向雲邊飛去 。「背飛雙燕」尤言「勞燕分飛」。《玉台新詠》卷九《東飛伯勞歌》云:「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牽牛 )織女時相見 。」後即用來稱朋友離別。

「貼雲寒 」,狀飛行之高 ;高處生寒,由聯想而得。

著一「寒」字,又從視感而轉化為一種心理感受,暗示著離別的悲涼況味 。「獨向小樓東畔倚欄看」是補敘之筆,交代前面所寫,都是小樓東畔倚欄所見。把宏闊高遠的視線收聚到一點,對準樓中倚欄悵望之人。

「獨」字輕輕點出,既寫倚欄眺景者為獨自一人,又透露出觸景而生的孤獨惆悵之感。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是說光陰荏苒,轉眼又是歲暮,雪滿京城,寂寥寡歡,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長安,借指京城 。「雪滿長安 」,既點時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氣氛,雪夜把盞,卻少對酌之人,歲暮懷人的孤淒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順勢而出故人,老朋友,指公度。早晚,多義詞,這裡為隨時、每日之意。

這兩句從對方著筆,心有同感,用情頗深。想像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遠,思念著我;即使道遠雪阻,他也一定會給我寄贈一枝江南報春的早梅。這是用南朝宋陸凱折梅題詩以寄范曄的故事。《荊州記 》:「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裡用典,卻又切合作者當年與友人置酒相別的一段情事。如此,更見其情深而意切。

舒亶《虞美人 寄公度

宋代 古詩 《虞美人 寄公度》 的詩作者是誰?

宋代 古詩 虞美人 寄公度 的詩作者是詩人 舒亶

古詩 虞美人 寄公度 有多少字?

古詩 虞美人 寄公度 共56字。

詩句 芙蓉落盡天涵水 下一句是什麼?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舒亶 的 虞美人 寄公度 是什麼時候的詩?

舒亶 的 《虞美人 寄公度》 是 宋代 的詩詞。

詩句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出自哪一首詩?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出自 宋代 古詩 《虞美人 寄公度》。

宋代 詩人 舒亶 的古詩
宋代古詩《虞美人 寄公度》舒亶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