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八聲甘州》詩文原文
【詩原文】
望涓涓、一水隱芙蓉,幾被暮雲遮。正憑高送目,西風斷雁,殘月平沙。未覺丹楓盡老,搖落已堪嗟。無避秋聲處,愁滿天涯。一自盟鷗別後,甚酒瓢詩錦,輕誤年華。料荷衣初暖,不忍負煙霞。記前度翦燈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遠,白雲休贈,只贈梅花。
《甘州/八聲甘州》
【詩文賞析】
【註釋】:
詞產生時,最初只言花前月下,離愁別緒,被世人稱為艷詞。而秦觀獨創一格,「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使詞別有洞天。此徑一開,後人紛紛倣傚。張炎的這首詞就可稱為是將家國身世之感「打併入」友情之作。李筠房南宋浙江湖州人,張炎的友人。宋時兩人情趣相投,時常相聚,而宋亡國後兩人天隔一方。此詞即是張炎寄詞隱遁山中的老友,勉以梅花相,共保歲零貞潔。
詞的上片寫登高望景並由此而生的思友及自傷之情。「望涓涓一水隱芙蓉,幾被暮雲遮」,寫遠望之景。水中的荷花被暮雲所蔽,顯得朦朦朧朧。句中用荷花隱含著對遠處友人的思念,寫出了詞人望故人而不見的黯淡心情。」正憑高送目,西風斷雁,殘月平沙。」思念的心情使詞人無心欣賞眼前的美景,所見的皆是寒風中的孤雁,殘月下的沙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其實江南的秋景並非如作者所描繪的那樣蕭颯、敗落。但傷感的心情使詞人在這一派秋光之中只見了盡老的丹楓,想到的只是無限的遲暮,嗟陀的歲月。所以才有「未覺丹楓盡老,搖落已堪嗟」之句。其實詞人此時正當盛年三十歲左右,但經歷亡國家破之變後的心理也已使詞人心感遲暮。「無避秋聲處,愁滿天涯。」一個「無避處」,一個「滿天涯」,表明客觀形勢的險惡及主觀感受的抑塞悲淒,自己無法擺脫壓抑的感覺,只有將滿腔愁緒寄與遠在天涯的友人。
詞的下片,接下來把滿腔思愁寄與友人。「一片盟鷗別後,甚酒瓢詩錦,輕誤年華」,自己在與友人分手後人,卻由於在賦詩飲酒中消磨時光,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年華。懺悔之情由此可見。「料荷衣初暖,不忍負煙霞。」化用《離騷》中「集芙蓉以為蓉」,和孔稚珪《北山移文》「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中的「荷衣」,「煙霞」,稱讚李筠房在國破家亡之後,馬上披上「荷衣」、陪伴「煙霞」,不作元朝之官,寧做大宋的遺民隱士。然而友人的音訊未通,只能是「料想」。「記前度、剪燈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這時只能回憶以前共勉,苦盼再相逢之日。「空山遠,白雲休贈,只贈梅花。」「白雲休贈」化用陶宏景《詔問山中何處所有賦詩以答》中「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只贈梅花」更是引用人所其知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寄范曄》)以梅花相贈,以梅花互勉,表達出詞人不慕榮華、不畏冰霜的高潔品格。本自成為本詞的點睛之筆。
張炎的詞風舒暢,如白雲舒捲,爽氣貫中,有一種清空搖曳之感。總觀全詞,既不同於某些婉約詞的柔美嫵媚,又不同某些豪放詞的生硬死板,而是在清空流轉中寓有「波湅老成」之致,選詞之精煉,選典之巧妙,又自然流露出「一氣貫注」之妙。表現出作者詞學深厚的功力。
問宋朝 古詩 《甘州/八聲甘州》 的作者是誰?
答宋朝 詩文 甘州/八聲甘州 的作者是 張炎。
問詩句 望涓涓、一水隱芙蓉 下一句是什麼?
答望涓涓、一水隱芙蓉,幾被暮雲遮。
問張炎 的 甘州/八聲甘州 是哪個朝代的詩?
答張炎 的 《甘州/八聲甘州》 是 宋朝 的詩詞。
問詩句 望涓涓、一水隱芙蓉,幾被暮雲遮 出自哪首詩?
答望涓涓、一水隱芙蓉,幾被暮雲遮 出自 宋朝 的詩 《甘州/八聲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