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長亭。大舶夾雙櫓,中流鵝鸛鳴。
雲天掃空碧,川岳涵餘清。飛鳧從西來,適與佳興並。
眷言王喬鳥,婉孌故人情。復此親懿會,而增交道榮。
沿洄且不定,飄忽悵徂征。暝投淮陰宿,欣得漂母迎。
鬥酒烹黃雞,一餐感素誠。予為楚壯士,不是魯諸生。
有德必報之,千金恥為輕。緬書羈孤意,遠寄棹歌聲。
沙上鷗群□戲,雲端雁陣斜鋪。慇勤特為故人書。寫盡衷腸情素。名字縱非儔匹,夤緣自合歡娛。儘教塗抹費工夫。到底翻成吃醋。
沙路無泥,柳風如水,嫩涼偏入吟鞍。廣思樓上,雨後看西山。回首炎氛千丈,便長嘯、跳出塵寰。青天外,斜陽淡淡,倦鳥正飛還。郊原秋色裡,望窮霄壤,倚遍闌干。問神仙何處,獨佔高寒。樓下悠悠洹水,為底事、不暫休閒。吾衰矣,休將舊手,遮日上長安。
沙鳥與山麋,由來性不羈。可憑唯在道,難解莫過詩。
任笑孤吟僻,終嫌巧宦卑。乖慵恩地恕,冷淡好僧知。
華省慚公器,滄江負釣師。露花春直夜,煙鼓早朝時。
世路多艱梗,家風免墜遺。慇勤一蓑雨,只得夢中披。
沙丘腥風吹腐化,華陰毛女藏雙魚。
宮中雨露不可食,餐松啖柏留春容。
桃花流水迷紅霧,十二峰頭度朝暮。
自是嬋娟有仙骨,入海徐郎豈知故。
衣沐雨,鬟櫛風,槲葉楚楚山菕紅。
秦樓舊鏡掩明月,咸陽目送雙飛鴻。
沙堤露近,喜五年相遇,朱顏依舊。盡道名世半千,公望三九。是今日、富民侯。早生聚、考堂戶口。誰歟兼致,文章燕許,歌辭蘇柳。更饒萬卷圖書,把籐笈芸編,遍題青鏤。一經傳得,舊事韋平先後。試袞袞、數英游。問好事、如今能否。曲車正滿,自酌太和春酒。
漢字沙的含義及解釋
沙〈名〉
(會意。從水,從少。《說文》:「水少沙見。」金文字形,左邊是水,右邊「少」象沙粒形。本義:極細碎的石粒)
同本義 [sand]
沙,水中散石也。--《說文》。字亦作砂。
於沙。--《易·需》。荀註:「水中之剛。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管子·地員》
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北山經》
紅壁丹沙。--《楚辭·招魂》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李白《古風》
綠楊蔭裡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又如:沙蘆(泥沙裡的蘆葦);沙礫(細沙和碎石。也作砂礫);沙壇(沙祭壇);沙路;沙堤;
沙shā
⒈沙子,砂子,極細碎的石粒:~石。~灘。泥~子。
⒉像~子的:~糖。~布。紅豆~。
⒊聲音發啞(不清脆、不響亮):~啞。~聲。
────────────────—
沙sha淘汰,使清除:~汰。將豆裡的石子~掉。
────────────────—
沙suō 1.通"娑"。婆娑。謂盤旋飛舞。 2.通"挲"。摩挲。謂以手搓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