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堂上簇蘭翹。記生母,在今朝。無地捧金蕉。奈煙水、龍沙路遙。碧天迢遞,白雲何處,風急雨瀟瀟。萬里夢魂消。待飛逐、錢唐夜潮。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來朝,何錫予之。
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袞及黼。
觱沸檻泉,言采其芹,君子來朝,言觀其旂。
其旂淠淠,鸞聲嘒嘒,載驂載駟,君子所屆。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紆,天子所予。
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從。
汎汎楊舟,紼纚維之,樂只君子,天子葵之。
樂只君子,福祿膍之,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採藥游名山,物外富真賞。
秋關策蹇驢,雪峽蕩孤槳。
還鄉忽十載,高興寄遐想。
夢行河潼間,初日照仙掌。
坡陀荊棘塚,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見精爽。
國讎久不復,驚覺泚吾顙。
何時真過茲,薄酹神所饗。
采芳洲薜荔,流水外、白鷗前。度萬壑千巖,晴嵐暖翠,心目娟娟。山川。自今自古,怕依然。認得米家船。明月閒延夜語,落花靜擁春眠。吟邊。像筆蠻箋。清絕處、小留連。正寂寂江潭,樹猶如此,那更啼鵑。居廛。閉門隱幾,好林泉。都在臥游邊。記得當時舊事,誤人卻是桃源。
采綠鴛鴦浦,畫舸水北雲西。槐薰入扇,柳陰浮槳,花露侵詩。點塵飛不到,冰壺裡、紺霞淺壓玻璃。想明璫、凌波遠,依依心事寄誰。移棹艤空明,蘋風度、瓊絲霜管清脆。咫尺挹幽香,悵岸隔紅衣。對滄洲、心與鷗閒,吟情渺、蓮葉共分題。停杯久,涼月漸生,煙合翠微。
采芝商山秦四皓,像戲橘中為四老。
我疑此畫即其人,有時以酒陶天真。
丹青不知誰好手,作此飲態妙入神。
摩挲半世江湖眼,古錦軸中舒復卷。
細將物色辨人物,乃是晉時劉畢與陶阮。
一琴無弦橫膝上,一琴團團明月樣。
一人持杓坐甕邊,一人手攜文一編,
是中必寫酒德篇。諸君傷時強自遣,
曲生風味況不淺。五胡妖氣蔽神州,
誓江不救中原亂。新亭舉目愁山河,
萬事何如一樽滿。一杯一杯醉復醉,
天地陶陶盡和氣。道術相忘禮法疏,
形骸懶散無機事。此畫流傳知幾載,
生綃剝落精神在。何人為我更作杜陵飲中八仙歌,
將與冰壺主人為此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家靡室,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像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饑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採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暮煙千嶂。處處聞漁唱。醉弄扁舟,不怕粘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個閒人樣。
漢字采的含義及解釋
采
(會意。從爪從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樹木及其果實。表示以手在樹上採摘果實和葉子。本義:用手指或指尖輕輕摘取來)
同本義 [pick]
采,捋取也。--《說文》。字俗作採。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詩·周南·關雎》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詩·邶風·谷風》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詩·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趨以采薺。--《周禮·樂師》。司農註:「樂名。或曰皆逸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陶淵明《飲酒》
又如:採花;採果子;采及葑菲(對別人徵求意見時的謙辭)
引申為採集;搜集 [collect;gather]
古有
采 cǎi
1摘(花、果子):~蘑菇。
2開採:~礦。
3搜集:~樣。
4選取:~購。
3精神;神色:神~、興高、烈。
4同。又見cai。
【採茶撲蝶】鋼琴曲。劉福安作曲,根據福建民間舞蹈《採茶燈》改編。樂曲歡快活潑,表現了採茶女的喜悅心情。屬再現的三段體。
【採茶戲】戲曲的一種類別。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各種採茶戲的統稱。均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藝術風格同花鼓戲、花燈戲相近。
【採訪】搜集尋訪。多用於新聞活動:~老工人、~新聞。
【采風】
1搜集民歌。
2創作人員到基層體驗生活,搜集材料。
【採納】接受(意見、建議、要求、方案)。
【採石之戰】南宋抗金重要戰役之一。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廢帝完顏亮率軍攻宋,十一月自西採石楊林渡渡長江。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軍將士在採石(今安徽當塗北)迎擊,大敗金兵。完顏亮因金軍內訌被殺,金軍撤退。
【採擷】
1採摘。
2採集。
【采邑制】始於8世紀的西歐封建土地佔有制。封主分封土地給封臣,封臣為封主盡一定的義務。初期采邑不可世襲,後逐漸變為世襲領地。采邑制促進了西歐封建制的形成和發展,至11世紀采邑制完全廢除。
────────────────—
采 cai采地,采邑,古代諸侯分封給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種土地的奴隸)。又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