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廢址漢荒丘。狐兔又群游。豪華盡成春夢,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頭。淚難收。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阿熊去我時,秋暑削甘瓜。
離別日月除,蓮房倒箭靫。
得書報平安,肥字如棲鴉。
汝才躍爐金,自必為鏌邪。
窮年抱新書,挽條咀春葩。
弄筆不能休,屈宋欲作衙。
屈指推日星,許身上雲霞。
安知九天關,虎豹守夜叉。
祝田操豚蹄,持狹所欲奢。
文章六經來,汗漫十牛車。
譬如觀滄海,細大極龍蝦。
古人以聖學,未肯廢百家。
舊山木十圍,齋堂綠陰遮。
紅稻香盂飯,黃雞厭食鮭。
摩挲垂腴腹,頗復讀書耶。
念汝齒壯矣,無婦助烹茶。
父兄亦憐汝,須兒牧犬豭。
且伐千章木,贈行當馬檛。
贏糧果後時,定隨八月槎。
覺民在林中,丁丁聞兔罝。
奉身甚和友,干父辦咄嗟。
台源吟松籟,先生岸巾紗。
留客醉風月,盤箸供柔嘉。
仍工朱絲絃,洗心拂奇邪。
孤臣發楚調,傾國怨胡笳。
把筆學周鼓,字形錐畫沙。
詩書乃宿好,不為蓬生麻。
元明祖師禪,妙手發琵琶。
已無富貴心,鼓吹一池蛙。
天民服農圃,頗復秋斂賒。
下田督未耘,入嶺按新畬。
悉力輸王賦,至今困生涯。
知命叔山徒,爐香嚴佛花。
惟思苾芻園,脫冠著袈裟。
起家望兩季,佩金蹋朝靴。
嘉魚在南國,宗廟薦鱨鯊。
我為萬夫長,朝論不齒牙。
剌頭簿領中,蚤虱廢搔爬。
世累已纏縛,官箴易疵瑕。
何時煙雨裡,驅羊入金華。
遣奴迫王事,不暇學驚蛇。
阿茸十五腰肢好。天與懷春風味早。畫眉勻臉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稱小。東城楊柳西城草。月會花期如意少。思量心事薄輕雲,綠鏡台前還自笑。
阿母今朝,飛下瓊樓金闕。先教玉女,為傳言細說。蟠桃手種,尚記此春時節。三千春後,開花初結。宴罷瑤池,洗娥眉、已半雪。九旬偷度,笑韶光一映。仙翁日月,算與人間全別。從今一歲,年年三月。
阿母蟠桃不記春。長沙星裡壽星明。金花羅紙新裁詔,貝葉旁行別授經。同犬子,祝龜齡。天教二老鬢長青。明年今日稱觴處,更有孫枝滿謝庭。
阿誰煎鳳髓,續此玉琴弦。依然音調清婉,律呂互相宣。天使彭城姝麗,來配魯邦才子,永作地行仙。況有盈門禮,百兩擁駢闐。更臨鸞,看舉案,兩無偏。從此歡諧千歲,月下與花前。剩長芝蘭玉樹,俱作蟾宮佳客,聲譽振螺川。仍看明年去,平步上青天。
阿兄生日。屈指今年年五十。豆雨初晴。昨夜分明見壽星。槐黃已迫。願言共展沖天翼。桂子飄香。看取吾家棣萼芳。
漢字阿的含義及解釋
阿〈助〉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於魏晉以後)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暱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加於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係
阿女含淚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鹹(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鹹有才,後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後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阿ā
⒈助詞。用在稱呼前:~姨。~哥。~張。
⒉〔阿昌族〕我國少數民族之 一。
────────────────—
阿 ē
1凹曲處:山~。
2迎合;偏袒:~諛。又見ā。
【阿彌陀佛】梵文的音譯。佛經中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佛教寺廟中常與釋迦、藥師佛並供。佛教徒以之作為口頭念誦的佛號,表示虔誠信仰。又意譯作、。
【阿房宮】秦代著名宮殿。遺址在西安市西阿房村。始建於前212年,規模極為宏大,,全部工程至秦亡時猶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時人用其前殿所在地名而稱之為阿房宮。秦亡後,被項羽焚燬。
【阿其所好】無原則地迎合別人的愛好。
【阿諛】為迎合別人,說好聽的話。
────────────────—
阿ǎ 1.歎詞。表示驚訝。
────────────────—
阿a 1.方言。副詞。猶言可﹑是否。用在問句中,加強語氣。
────────────────—
阿a 1.語氣詞。用在句首或句中。無義。 2.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囑咐﹑乞請等語氣。 3.語氣詞。後作"啊"。用在句中稍作停頓,讓人注意下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