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請還山又幾年,何功月費水衡錢?君思深厚猶慚懼,敢向他人更乞憐!
力與命相譏。恁實見,誰是誰非。北宮曾謁西門氏,須知東郭,誠言信美,養拙何疑。俗輩匪能知。啟賢英、與我同規。樂天知命隨緣過,他年功滿,神霄舊路,有約仙期。
力田望逢年,倚市勝刺繡。
十年丘裡語,失火要自救。
君行半天下,何處得耆舊。
諸坐老龐說,龍風相赴湊。
全家隱鹿門,遺安不求富。
常時拜休下,大鐘盡徐扣。
男兒惟一身,用在百歲後。
譬營屋子室,宗廟先庫廄。
不聞買山隱,而有居巷陋。
君看鐘鼎家,粱肉或墨瘦。
寧為賣文活,一經老學究。
出身即九折,時命乃大繆。
向來屍裡革,口語困逗留。
居然齒編貝,月粟供賃僦。
何知山澗底,鹿逐對飯糗。
文章忌隨人,謹勿誇客右。
書林無淺植,筆耒有深耨。
紛紛青紫楦,後進渠領袖。
結交兩任昉,設客一陰就。
卑官慚處贈,俚語致公壽。
力田不逢年,識者未宜閔。
他時歲在金,百兩無虛稛。
士生當自量,天道平如准。
汝兄魯叔山,正坐不前謹。
有琴亦無弦,何心尚求軫。
客來欲頹玉,大白輒滿引。
官長既屢罵,諸生亦時囅。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蘊。
歲寒知蒼松,日暮識丹槿。
夢想八九椽,森然羅玉筍。
力世佛宗,心傳我公。
一拳活計,一喝家風。
影草呈機也三聖卻瞎,精金出冶也百丈還聾。
綽綽有裕,恢恢而隆。
阿難迦葉之多聞抖擻,目連鶖子之智慧神通。
真得不借之應,大同不宰之功。
百川曲折兮自然到海,萬象森羅兮不可逃空。
漢字力的含義及解釋
力〈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執耒耕作需要花費力氣。「力」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體力,力氣)
同本義 [effort;physical strength]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說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為轉注。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貨力。--《禮記·禮運》。註:「筋骸強者也。」
力農數耘。--《漢書·食貨志》。註:「謂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執轡如組。--《詩·邶風》
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以縛背刃,力上下,得絕。--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力li
⒈能量,效能:~量。~氣。視~。電~。能~。效~。生產~。身強~壯。
⒉用極大的力量:盡~。竭~。~爭上游。
⒊物理學名詞。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作用叫做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